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2)《葬花吟》中的【锦囊】和【花囊】有什么不同?

(2018-09-26 00:45:43)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校园

《葬花吟》中有一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堆净土掩风流】。(《庚辰本》)
可是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庚辰侧批:一幅采芝图,非葬花图也。】【蒙府侧批:真是韵人韵事!】【甲辰夹批:写出扫画仙女。】
----黛玉背的是花囊,并不是锦囊,两者是否通用呢?
----【锦囊】和【花囊】都是古代的物品,现代人不太理解。幸好网上有许多学者研究,还有图形,下面引述几句,可供参考。
先看图形,后看文字,再和红楼梦对号。
(372)《葬花吟》中的【锦囊】和【花囊】有什么不同?

对【锦囊】的说明:
详细解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
《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厕,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绶鸡﹞《古今注》谓之锦囊。"

(诸葛亮送给刘备三条)"锦囊妙计"这个成语听过吧?锦囊就是里面放着妙计的东西。

所谓锦囊其实就是用绸、缎、帛等做的袋子,在古代用来装信函,相当于现在的信封。

对【花囊】的说明:
犹"香囊",装香料的小袋,古人常佩于身上或系于帐中。《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今人也有为驱虫、避邪之意或纯为表达情义而佩带或赠送。
中国古代花器的一种,瓷器,唐宋瓷器发展成熟时已有。明·袁宏道《瓶史》:"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觯、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窑器如纸槌、鹅颈、茄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不然,与家堂香火何异,虽旧亦谷也。"供插花用的瓶罐类器皿,呈圆球形,也有其他形状如梅花筒形等,顶部开有几个小圆孔,器身多孔有装饰花纹,中间可以插花。

《红楼梦》第四十回:"探春素喜阔朗,……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汝窑是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内,古代属汝州,故名)写出探春房中布置的阔朗飘逸,亦显得其人豪爽奔放。
瓷都景德镇制花囊始于雍正,器有大小,平面盘口,收颈,扁腹,圈足,顶面有三孔或多孔用于插花,其形于明代花插相似。有仿官釉,仿哥釉,青花,粉青釉,炉钧釉等品种。另有一类器为撤口,扁腹,圈足,肩有三圆系,腹下部突起菊瓣纹。乾隆时的器型由雍正时的圈足演变为露胎三乳足式。有天蓝釉,仿汝釉等制品,民国时有仿制品。

香囊 (盛香料的小囊) 编辑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香囊与荷包并非同一种物件。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囊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古代的香囊是用来提神的,也有用香料来做的,因其香适合很多人的喜欢,后逐步改为纯香料。

香囊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一般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囊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必须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香囊长约十厘米,宽五厘米,厚二厘米。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结出百结(百吉)的系绳丝线彩绦或珠宝流苏。

===========
联系红楼梦:
红楼梦中使用【囊】分为两类:
男人用的:
例一,贾雨村,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行囊】相当于"钱袋子",应属于"锦囊"。

例二,贾代儒,只是【宦囊羞涩】。
----此囊,也相当于"钱袋子",也属于"锦囊"。。

例三,宝玉使用【扇囊】。

例四,湘莲道:"既如此说,弟无别物,此剑防身,不能解下。【囊中尚有一把鸳鸯剑】,乃吾家传代之宝,弟也不敢擅用,只随身收藏而已。贾兄请拿去为定。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性】,然亦断不舍此剑者。"说毕,解囊出剑捧与贾琏,贾琏命人收了。
----"鸳鸯剑"与防身的宝剑不同,属于"收藏"品,属于玩物,不太大,此囊能装下,应是"大袋子",质料是"锦缎"的,也可叫"锦囊"。
(其中柳湘莲【水流花落之性】,与《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相似,也与《葬花吟》中【花落人亡两不知!】有关。"花落"表示夫人没了,"水流"表示被贾雨村发的大水冲走了。柳湘莲就是"甄士隐、江南宝玉"。)

女人用的【囊】:
1、探春的【汝窑花囊】确实是个瓷器,而且是"汝窑"的。
2、痴丫头误拾【五彩绣春囊】。
3、黛玉的【花囊】是【锄上挂着"花囊"】,不可能是瓷器,只能类似于"香囊"。但比香囊大些。

总的说来,
女人使用【绣春囊、香囊、花囊】,也是"锦缎做的",但各有专用术语,一般不称为【锦囊】。
【锦囊】是男人的用品,可以装"书信,文件,诗稿"等物品。

【未若"锦囊"收艳骨】
----此句中的【艳骨】应是女人的骨头,男人叫【铁骨】,不能叫艳骨。
"锦囊"应是男人的用品,应该是柳湘莲的,也就是江南宝玉的,黛玉当"潇湘妃"去了,用不着江南宝玉收艳骨。只有宝钗的艳骨,由江南宝玉用"锦囊"收藏,再埋葬,立个【坟墓】。所以说,葬花人是江南宝玉,不是黛玉。

2018-9-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