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 人性 人生》之人生篇#论教育(5.体验胜于说教)
(2012-05-29 10:38:20)
标签:
人生教育体验说教育儿 |
古人通过积极实践,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实际上只有经验中主导性、普遍性的一些主要方法流传下来,后人照着古人介绍的方法在实践中尝试,通过进一步实践从而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但古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验是没有传下来的,也不可能传下来。具体的体验是生动的、立体的,并带有感情色彩的。通过多少次失败的尝试,经历多少次心灵的折磨,最终成功找到最好的操作方法。而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留下探索者深深的足迹,每一次劳作都留下体验者辛勤的汗水,每一分钟都在体验者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和回忆。因此,最后成功的结果只是体验过程不完全的、静止的、单一的总结罢了。后人拿到这些总结,只是机械式的记忆,即使全部理解了总结的本质,也绝不可能理解体验者的付出,也绝没有体验者生动、立体的记忆。李时珍历经磨难、遍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其后代弟子如果没有新的自己的尝试和创新,是不可能到达或超过李时珍的医术水平的。
世间所有的经验皆是如此。在车间里一直是师傅教徒弟来支持生产的连续性的。但师傅教完徒弟后,徒弟自己做时往往还是不会。徒弟只有按照师傅的方法,结合自身的理解,在实际中不断摸索,最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成长为一个好的技师。师傅嘴里说的经验永远是师傅自己的,徒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转换为自己的知识。我们父母总喜欢将自己的经验说给孩子听,告诉孩子这样做时对的,那样是不对的,这样就会失败,那样就好成功。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我们的经验宝贵没错,但那只是我们自己的,是隐含了我们自己的经历和特点的结果。孩子光靠听到这些空洞的、单调的话是干不成什么事的。不要怕孩子受挫折和失败,没有尝试,没有挫折,没有失败,就没有孩子的成熟和今后事业的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风雨是彩虹的前提条件,是成就彩虹所必须的。我们告诉孩子的那些劝告只是我们宝贵经验中的一些单调的总结语,只能说明我们父母取得的经验结果,但我们鲜活的人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不易说给孩子听的,即使说一些也只是听故事,没有孩子自己的体验还是不行的。
因此,教育孩子一定要大胆放他或她去体验生活。当然,这并不代表父母就什么都不说了。父母仍然要把自己的经验结果说给孩子,但只说一两次,而不要反复唠叨。给孩子一个印象即可,使孩子有一个大概的目标和方向。然后,放开手脚让孩子去体验。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更多的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充慢自信,具有解决好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观察着孩子一步步将问题自己解决好。如何孩子在某一环节或关键点儿上确实有咨询我们的,可以点到为止,引导其理顺这个环节活关键点后继续体验。可以教授一些好的做事方法,孩子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下会更好的完成并将方法也学到手。当然,处理这个问题也不要过于死板。对于特殊的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其重大的问题,在孩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情况下,可以给孩子拍板,以免造成孩子今后一生的损失。但这种事往往是不多的。
我们的生活是需要自己体验的,所有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法都需要体验才能真正掌握。体验是必须的,而说教则是辅助的前提,最多只是一个好的指引。常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然,也应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如果只顾个人修行,全然不理睬师傅的教诲,则不易达到功夫的高度和深度,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因为没有好的指引导致走火入魔。因此,要重视说教对于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双手去把握人生的航向,用自己的体验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