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天塘岗-诸暨五泄穿越

标签:
旅游 |
徒步前进十分钟左右,我们经过所谓的“大坑山庄”,其实是一幢普通的民宅,
经过一小时连续的向上攀登,我们从海拔315米的天狮堂,一路的攀登到海拔695米的山脊线上,在山脊线上我们略作休整一下,眺望一下四周的美景,
11:11我们到达海拔925.9米的峰顶,这里是一个三岔路口,左行通往天塘岗,右行走向大利殿,这就是天塘岗山脊线,是富阳与诸暨的分水岭,也是富春江和浦阳江的分水岭,五泄瀑布名副其实的源头,
前面已能见到天塘岗,有路牌指引这条线路是天塘岗-天狮堂的通道,
告别富阳驴友我们原路返回,沿山脊线走向峰顶三岔路口,下一目标是走向大利殿,
11:51我们返回到海拔925.9米的峰顶三岔路口继续前行,到达一个下坡口,俯瞰一下下面山脚下的村庄和山脚下的公路,这是我们的目标点,
这条下山道非常的陡峭,有些地方坡度近70度,我们沿着陡坡慢慢的下行,陡坡上铺满了树叶,有些地方我们就PP着地下滑,
12:50我们到达海拔380.46米的大利殿,大利殿是一个山中小村,与天狮堂一样,同属于石门村,
13:58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鱼干岭脚的小村庄,村子中有几位爱好文艺的老者正在自唱自弹,自娱自乐,
这里的山路与涧坑互相交叉,互相并行,我们溯着干燥的溪坑一路前进,
14:00我们到达海拔295.64米,竖有五泄景区路标的区域,五泄风景区位于诸暨市西北23公里处,据说有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这为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使五泄获得“小雁荡”之称,“五泄”是当地人对瀑布的称谓,一水折为五级,有五瀑布群,故所以叫作“五泄”,
一分钟后,在14:15我们就站在海拔280.72米的五泄景区步行道上,
这里竖有“游客止步请返回”和“三台塔”的碑牌石,这里就是五泄景点的终点,到达这里我们上午已徒步了9公里,
三岔路口的路牌指明右道通往燕尾瀑,刘镂岩,……五泄的主景点在左线,
我们当然是徒步五泄主景点线路,我们走左线,沿着铁扶手,攀登台级一路向上,
瀑布下面的深潭大约5米,黝黑无底,俗呼“大脚桶潭”,神话传说严明朝时,有一刘姓少年,名龙子,常在此垂钓,一次潭内两条龙正为争夺一颗骊珠而展开一场恶战,突然郦珠向他滚来,刘龙子抢手一抓,捏在手中,这时双龙怒睁怪眼前来抢夺,龙子急忙将骊珠放入口中,不觉吞入肚内,刹时,龙子亦化成金龙腾云驾雾而去其母赶来,只抓住尾巴,亦被带上天,龙子恐娘摔下来,飞一阵,回头看一看,回首十八次,五泄江亦因此弯了十八弯,后人称“望娘十八湾”,一泄上首现有苍葱挺拔的古松两株,传说是龙子为纪念其母而植,
古人有诗赞第二泄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名“双壑亭”,现称“云垂亭”,瀑布下面是长方形深潭,飞流下坠,水势腾涌,明文学家宁濂《五泄山水志》曰:以线缒之,下不见底,其形方狭而长,天向阴,常有云气从中起,疑有蛟龙潜其下,清余缙在游记中写道:“二泄峡中白虹垂涧,水鸟群立,飞石震之不动,崖石益陡险,苍紫万状,俯首视千峰拱揖受命矣”,
瀑布从深潭中回旋而出,来到一坦之处,水流在如磨如琢的岩壁上迈着轻松的步伐,蜿蜒曲折,唱着轻快的歌曲向三泄飘然而去,
第三泄:千姿百态,五泄瀑布中,气势最壮阔的是第三泄,第三泄宽阔平缓的瀑布浩浩荡荡而下,在如磨似洗的岩石中奔泻跌宕,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左边瀑布欢呼跳跃,蜿蜒飞泻有时呈射流状水平喷吐,银花四溅,右边瀑布,时分时合,如含羞少女,轻撩面纱,时而如英俊男子风流飘洒,时而涟漪微荡,如清波仙子,入浴嬉水,千姿态百态的瀑布,无法一一名状,古人形容其“倾者,滚者,跌者,冲者,突者,圈者,无奇不有”,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奔腾咆哮而下,游客至此,莫不赞叹这个令人心旷神怡、胸襟开阔的大瀑布,坐在亭中赏景,似见万物空澈澄明,顿觉天高地广,能洗净五脏六腑污垢,抛尽人间烦恼,古人诗赞曰:雷奔电激趋神灵,天开咫尺通幽冥,岩头好借一勺水,六合尽洗尘埃清,真是“人事是非空缭绕,去瀑仙境乐逍遥”,
紧接第三泄的是第四泄如烈马奔腾,第三级瀑布散而复收,跌入一个斜长形的深潭中,然后在高19米的陡崖中,劈险沟,过峭壁,在狭窄的之字形山沟中急剧旋转,飞滚翻腾,奔泻跌宕,飞溅的水花犹如奔腾中的烈马鬃笔在飞速抖动,古人们称其为“烈马奔腾第四泄”,瀑布在奔腾怒吼中,汇成巨大的轰鸣声,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命名为“三怒亭”,四泄由于上下都为悬崖峭壁,过去游人想见,必须攀岩扣石牵藤,冒着生命危险才能一睹芳容,如今,现有铁扶手台级道路可供游客一路攀扶慢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