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洪傲讲专业:法学、医学为什么会出现热门专业冷就业的现象
(2013-01-31 11:50:18)
标签:
洪傲专业法学医学就业教育 |
分类: 专业视窗 |
原帖地址:法学医学为什么会出现热门专业冷就业的现象
法学医学为什么会出现热门专业冷就业的现象
作者:洪傲
某调查机构对2009年本科11大类专业本科的就业情况作了调查。调查显示,医学、法学、哲学专业的就业率位列后三名。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是就业时的冷专业。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医学法律这种冷就业的情况由来已久,在18世纪就已是这个情况了。在18世纪的欧洲,法律的就业率是1/20。也就是20个学习法律的人之中,只有一个人最终能从事法官律师这一类令人羡慕的职业。可见,法律、医学的低就业是一个普遍的行业规律,这个行业规律,是由以下一些因素造成的。
首先,法官律师医生是没有缺点的职业。从职业的特点来看,这些职业无疑是使人感到愉快的。法官律师要在室内办公,办公环境被人们普遍接受;从工作性质来看,在法官与律师,法官与当事人,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中,前者总是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这无疑会带来工作中的愉悦感;从法官律师的工作内容看,它的工作内容有着固定的模式。法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法律程序、法律适用有着明确的规定,创造性工作较少。模式的固定性自然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医生职业也具有这一特点。医院要求高质量的工作环境,就诊环境的整洁、卫生是最基本的环境标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中,医生处于优势的主导的地位,患者把自己的身体及生命托付给医生,这是何等的信任啊。医生这个职业对人的创造性要求较少,在日常工作中,医生需要把握常见病、多发病,它们的病理成因,如何诊断,如何用药,这些内容大多以记忆为主,与那些需要理解的学科比较,医生的工作难度要小的多。
从专业学习的内容上看,法律与医学的学习内容多,且繁杂。所以需要学习的时间较长。但是,这些内容多是固定的,即使是一个非法律专业、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拿起法律教材及医学教材时,也都可以读的懂。这是因为,法律学习的是民法、刑法这些法律的具体规定,及如何理解这些规定的内容;而医学的课程包括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内容以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较工学理学这些需要大量数学计算、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的专业来说,难度系数要小的多。
职业的稳定与否,也决定了人们的选择。法官、律师、医生,这三类职业的稳定性是不言而喻的。法官、律师、医生属于技术性工作,这种技术性工作的利润来源有一个特点,它对固定资本的需要量较少,有时甚至不需要固定资本的参与也可获得利润。这就决定了这三类职业既可以在固定的机构里工作,获得稳定的月工资、年工资,同时也可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获得不固定的报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法官、律师、医生的职业成功性是巨大的。职业成功性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能够找到工作;二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对名望的渴求。这三类职业最能够满足人们对名望的渴求。法官律师医生获得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长期以来,人们把这些职业与一些美好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如公平正义、祛恶扬善、治病救人,这种联系是历史形成的,就如同月亮代表相思一般,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这种刻板印象提升了这三类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其他领域相比,花费同样的力气,在这个领域中获得的成功感要高于其他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的引导、媒体的宣传进一步增加这两个专业的热度。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公检法遭到全面破坏。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三所大学设有法律系,仅招收200多人。2007年全国已有603所法学院系,每年法学毕业生达到数十万。1985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普法五年规划,向全民普及法律知识。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个普法规划。政策的引导,吸引了大批人员进入法学领域。医学方面的报道更是经常见诸报端,解决就医难问题、医疗体制改革等等,都是与老百姓自身关系密切的话题。随着这些话题的展开,医生这个职业也就深入人心了。(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