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地址:努力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地理科学
作者:洪傲
努力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地理科学
作者:洪傲
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给地理科学带来了转机。16-19世纪,航海家们通过地形测量和横贯大陆的探险活动,从印度贩回香料,获得了巨额商业利润。地理学对商业的巨大作用,促使很多人专门研究地理科学。二战后,地理科学很难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陷入危机之中。近几年,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出现后,地理科学有了新的价值。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呢?简单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从地图发展而来的。是用计算机记录地理数据的科学。与地图不同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数据库,对每个数据按地理坐标来编码,先定位,然后才是各种定性、定量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为IT业新增了一个研发方向,IT业在地理科学领域得到延伸。大家熟悉的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导航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产品。地理信息系统涉及的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测绘技术、遥感技术、空间技术广泛渗透到城市管理和资源开发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业务的企业和单位超过400家,民营企业近1000家。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占50%以上。从人才需求情况看,这类企业人才需求主体是地理信息系统程序员。此外对可以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工作的人才也有需求,如地图数据处理、测量、软件维护、销售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最早开设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现在全国已有100余所大学开设这个专业。这些院校中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背景不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地理学为背景;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测绘专业为背景;清华大学等工科院校以计算机科学为背景。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代表院校。各个学校还结合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拓宽就业渠道。比如,测绘院校开设测量类课程;计算机院校开设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空间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等。
地理科学必须为经济生活服务,才能够得到发展。近几年,土地资源开发和城市加速建设让地理科学看到了又一个发展机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是一个侧重应用的地理科学专业。这个专业基本分为三个方向,城市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两个方向主要面向房地产公司、城市规划局、城市建委培养管理型人才。旅游规划与管理主要偏重自然资源的勘查、测量、规划,而旅游专业中的旅游规划侧重旅游产品的设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置以来,全国已有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这个专业,以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和农林类院校为主。在专业设置初期,很多毕业生去了政府机关或房地产公司。现在,各地规划局、建委趋于饱和,房地产、土地开发企业需要技术型人才从事测绘、勘查工作,对一般管理人员需求较少,对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人才需求较大。在现有人才需求模式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准就业定位,就业率低于各专业平均就业水平。
地理科学专业是地理科学类中的传统专业。这个专业师资力量强,地理科学基础雄厚,但是招生比较困难。从各省招生目录上显示,用地理科学招生的院校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部分同学对这两个专业名称理解模糊。很多同学认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是一回事,本着做城市规划的愿望选报了这个专业。从实际录取情况看,这两个专业90%的同学是调剂生。
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相同的专业基础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实验、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是共同的专业基础课。三个专业的同学有一年半的时间要在一起上课。大三以后,三个专业开设不同的专业课。如地理科学专业主要有:地质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土壤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有:城市规划概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课程有:测量与地图、遥感原理、遥感图像理解与分析、GIS软件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定量遥感等。
地理科学的代表院校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实力最强。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实力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方面实力突出。这五所院校师资水平相当,研究实力和综合实力属于国内一流。此外,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较突出的院校。这几所大学科研实力强,可以提供较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很多同学本科阶段就参与科研项目和商业项目,锻炼机会较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