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洁净车间设计与GMP

标签:
药厂洁净车间设计药厂gmp车间设计 |
一、原料药生产车间设计与GMP
(一)设计的一般程序
原料药生产车间一般是指中药前处理提取洁净车间、化学制药洁净车间和生物制药洁净车间。原料药生产车间工艺设计的基本顺序如下:
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择和计算→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非工艺条件设计→工艺部分设计概算
车间工艺设计是整个洁净车间设计的中心,而工艺流程设计又是车间工艺设计的中心。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是决定整个洁净车间基本面貌的关键步骤。
GMP的目的是防止产品生产中的混批、混杂、污染和交叉污染,以确保产品的质量,GMP同样要求原料药生产车间设计要物流短捷、顺畅,人和物流分开等,同时在我国GMP中规定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须与其制剂生产严格分开,其中原料的精烘包(精制、干燥、包装)车间的洁净化级别与其制剂生产的净化级别一致。
(二)化学原料药生产车间设计
化学原料药生产的合成岗位是关键和复杂的岗位,是设计的难点;精烘包岗位为辅助岗位,这类岗位要布置在洁净区,达到药品制剂的要求。洁净车间平面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GMP、安全、防火等方面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条件下,尽可能做到人、物流分开,工艺路线畅通,物流路线短捷、不返流。
在化学原料药的合成车间设计时,需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其生产级别一般为甲级,无洁净度要求,但防火要求高。车间独立设置,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厂房,并要设置泄压设施,厂房与其他建筑距离应在10m以上。化学制药的精烘包车间在厂区中布局应考虑人员、物流出入口尽量与厂区人、物流通道相适应。操作区域要求宽敞,通风良好,易于操作,尤其是有溶媒散发的设备需设局部通风。
(三)中药提取洁净车间设计
中药提取洁净车间一般分提取区、浓缩区、醇沉区、干燥包装区,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各种提取操作的方便性,又要考虑到提取工艺的可变性。提取一般采用立体式布置,要考虑操作方便,醇提、醇沉和溶媒回收区要采取防火措施。干燥包装区的洁净级别与所对应的制剂厂房一致。中药材的前处理在一般生产区进行,并且有通风设施,其中直接入药的中药材的配料和粉碎筛分操作在洁净区进行。提取和浓缩岗位设置在一般生产区,中药针剂的提取区要设置纯化水。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洁净车间、净化工程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四)生物原料药洁净车间设计
生物原料药包括细菌疫苗、血液制品、重组技术产品、发酵的抗生素产品等,每种生物原料药的生产工艺都不相同,所以每个品种的生产车间岗位不同,房间和设备的设计要点也各不相同。因此设计中要严格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生产工艺进行设计。
二、制剂生产设计与GMP
制剂洁净车间是由各种制剂设备以系统合理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进行制剂洁净车间工艺设计时,在工艺方面要考虑同时满足下述几个条件:产品数量和质量要求。较经济的工艺路线,即要求经济地使用资金、原辅材料、公用工程和人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须进行工艺流程优化和参数优化的工作。安全,在设计时须充分考虑各种明显的和潜在的因素,保证生产人员的健康安全。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和法规,如消防、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和节能等法规。须符合GMP的规定。整个系统须是可操作和可控制的,可操作是指设计不仅能满足常规操作的要求,而且也能满足开停车等非常规操作的要求;可控制是指系统能抑制外部变动的影响而能稳定生产。
药物制剂生产过程的设计是许多专业的组合,在设计中以工艺为主导,工艺设计人员要以工艺专业提出设计条件,而相关专业又要相互提交设计条件和返回设计条件。因此制剂洁净车间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工艺设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工艺,还要熟悉各专业和工厂的要求,在设计中起主导和协调作用。
(一)无菌制剂洁净车间设计
无菌制剂是指法定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包括大小容量注射剂,无菌制剂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终灭菌工艺的为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终灭菌产品。由于这类制剂直接注入人体,因而有无菌、无热原以及澄清度、pH、稳定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因此在其车间设计过程中除了车间环境及设备布置要符合GMP的规范外,要高度关注所有设备如灭菌柜、空气过滤系统、水处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采用的相应灭菌方法。在设计中可以根据生产规模和企业的需要,将一类或几类注射剂布置在一个厂房内,也可以和其他剂型布置在同一个厂房内,但各车间要独立,生产线和空调系统完全分开。
(二)非无菌制剂洁净车间设计
口服液体和固体制剂、腔道用药表皮外用药品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以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无菌药品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
本文由中净环球净化CCG(www.ccg-sz.com)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