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室成员4月日志3和4

(2022-05-01 17:18:19)
标签:

日志

分类: 示范引领

3.老师,我妈真偏心

              怀宁县独秀小学   操韶华

课间,我正在教室里和孩子们聊天,“假小子”小元突然跑到我身边,气鼓鼓地对我说:“老师,我妈真偏心!”我笑着问她:“怎么偏心了?说说看。”只见她咬牙切齿,恶狠狠地说:“弟弟在家横行霸道,不是在我本子上乱画,就是把我的文具盒弄坏,我妈不但不管他,居然还怪我没收好自己的东西!”小元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分明是在告诉我:她很恨自己的妈妈和弟弟。我听后静静地跟她说:“在家我也是姐姐,家里也有一个弟弟……”我把小时候在家如何带弟弟的细节讲给她听,同时告诉她要多与妈妈沟通,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跟妈妈说出来。经过这一番谈话,我发现小元眼里的光变得柔和了。中午回到家,课间小元与我说话的神态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这件事不容忽视:一个孩子怎么会对自己的妈妈和弟弟有如此大的恨意呢?我得找到原因,也许这也可能就是导致她在学校不认真听课,下课经常和同学打架的原因。

为此我拨通了小元妈妈的电话,我把今天和小元谈话的内容向她说了一遍,她听后对我说:“小元在家不听话,很叛逆,弟弟年龄小,爷爷奶奶又重男轻女,自然就惯着弟弟,我自己工作又忙,可能忽略了小元的感受。”我告诉小元妈妈,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作为父母都不能偏爱和溺爱,否则只会害了他们……我和小元妈妈谈了很多很多,她表示以后要多关心小元,一碗水端平。

为了开导小元,也为了班上更多二胎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我特地召开了一次班会——《爸爸妈妈偏心了吗》。孩子们一看这个话题,一个个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有的同学说:“我爸可偏心了,午休时,他经常被我妹妹吵醒,却像没事儿人似的,要是换成我,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每次出门,妹妹总像无尾熊似的挂在爸爸身上……”有的同学说:“我妈不偏心,她总是在妹妹面前表扬我,叫妹妹要向我学习。”还有的同学说:“我不觉得爸爸妈妈偏心,弟弟年龄小,自然要多照顾他。爸爸妈妈工作忙,很辛苦,我经常帮忙照看弟弟呢。”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在这你一言我一语中,我发现孩子们明显长大了,看待问题变全面了,都表示要体谅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弟弟妹妹。

最后我让孩子们针对今天的主题,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送给他们。晚上,反馈信息果然来了。班级群里有家长说:“刚刚读了大宝写给我的信,我哭了,觉得自从家里有了二宝,对大宝的陪伴和关注明显少了许多,但有时确实精力有限,不知其他宝妈宝爸可有好的经验分享?”马上,群里就有宝妈回了:“我家两人分工明确,我带小宝,爸爸带大宝,对待两个孩子应该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另外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也有家长说:“我们家一致认为大宝就是家里的一面旗帜,教育好大宝,他就成了小宝的榜样,小宝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所以大宝在家最受关注。”还有家长说:“我觉得我们家一直很重视大宝,无论多忙也不会缺席有关大宝的任何活动,陪大宝聊天、玩耍、亲子阅读、讲故事……一样也不少。”看着群里家长们的发言,我很欣慰,我觉得这样挺好,大家共同探讨,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力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4.我们的约定……

怀宁县雷埠中心学校  郝玉琴

 

本学期由于工作岗位变动,我已经好久没有静下来学习和写作,每天忙忙碌碌却被一种巨大的空虚笼罩着。没有学习的生活是黯然失色的,作为学校管理员之一的我,我俨然成了一位勤杂工,穿梭于各杂务中,却找不到归属感,我渐渐明白,师者的快乐唯有和学生在一起。

今天,我照常去301班上道德与法治课,最后一排的亮让我感到很惊喜——他今天趴在书上煞有介事地看着,尽管他连天、地、人、上、下这样简单的字都不认识。按往常的表现,他上课从来都不在座位上坐着,要么站在窗边扯窗帘,躲在窗帘里,要么在地上玩东西,要么就是在图书角的柜子上拾掇一些不属于上课的东西。对于这个全班都公认写不来字的学生,我一个星期近乎“客串”式的2节道法课,在“好言相劝”之后也感到无能为力,我在心里默认——只要不扰乱其他人学习,随他玩吧,毕竟他什么也不会,而且身上又特别脏,我一个星期两节课也改变不了什么。然而,今天他居然没有乱动,而是安安静静地趴在书上看着,我突然一阵惊喜,原来他也是能静得下来的。我第二次走到他桌边,跟他聊起来。“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会!”“写个给我看看!”他歪歪扭扭写下三个大字,居然一个都没错!

看到他那脏兮兮的手,我又问他:“谁送你上学?”“我一个人走到学校!”“家里谁在?”“爷爷、奶奶、妹妹!”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但从他头发的异味和手上的脏以及他的回答可以看出来,他来自家庭的关注很少。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问题家庭,我突然一阵心酸,一个家庭关注不够,在班上又常年被忽视的孩子,他的生活是没有阳光的。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我要成为那束光,让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我决定根据他的认知水平,每天单独教他,哪怕从认字开始,总好过每天什么也不会。

“来,你的名字写得很好,都对了!老师教你写其他字吧,我们从最简单的字开始!”于是,我教他写了“一、二、三、四、五、六”,虽然笔画不认识,但字总算都写对了,每个字也都认识了,我更加有信心了,至少这说明他不是弱智型的。

“你看你字写得很好,以后每天都跟我写字好吗?”“好!”显然他很开心,只是他没有笑。“老师要奖励你拍张照片好吗?笑一个!”他摇摇头不会笑。我示范着笑了一次,他发出了笑的声音,但真的不会笑,只是声音而已,我又对他做了个搞笑的表情,“你看,把两个嘴角上扬不就是笑吗?”他也学着我把嘴角扒上去了,可仍然不是笑的样子!也许,太久没有找到自己在班级的存在感,他真的一时忘记怎么去笑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不仅仅是童年的悲哀,更是师者悲哀!师者、烛也!如果燃烧不是为了照亮,那样的燃烧意义何在。如果不能将光照进每一个角落,未免太过失职,我们常常抱怨学生难教,然而,反思一下,对于一些难教的学生,我们又何尝不是浅尝辄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哪怕他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挽救,而不是放弃。何况,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只是一些孩子可能比较难教或难管,我们常常首先想到的是通知家长,而不是想尽办法!如果竭尽所能也无能为力,至少也曾努力过!对,我要努力改变他的现状,我跟班主任老师商量,让他每天去我办公室至少呆一节课,我单独教他,班主任老师也欣然同意,我仿佛觉得这是个美好的开始,一种久违的快乐又重新涌上心头,师者的乐唯有学生在一起才是充实的!

我和亮约定,他回家洗澡洗头,写好今天我教的字和词,以后每天去我办公室玩。而我,兴冲冲地离开教室,第一时间记录下我们的约定,哪怕只是一棵树,一辈子都不开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