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揭阳榕城有处“八房祠”】

(2011-12-21 20:45:33)
标签:

杂谈


广东揭阳榕城有处“八房祠”时间: 2010年11月15日 来源:揭阳新闻网 作者: 林道成

  八房祠,原是一处祠堂的名称。她坐落于榕城店马路中段,坐南朝北,与考院(现为思贤中学)对面。解放后,祠堂被改建为揭阳县最大型的百货公司。百货公司搬迁后,又改为华侨商品专卖店,如今已另作他用。时过境迁,半个世纪过去了,八房祠也已经面目全非了。但她的名字,却常在人们口中出现,就是青年一代,也称新华书店前南侧为八房祠前。如:“到八房祠前买书去。”“还是八房祠边的蚝烙最好食。”既然祠名还有人知道,无妨把她的历史,作个概略介绍。

  在揭阳县范围内,百姓中以林姓的人最多,有:“揭阳林半县”之称。其实太夸张了。据一些资料统计,林姓在今揭阳市人数,约有45万人,居全市第十位。若是在全潮汕统计,则林姓居第二位。这就十分可观了。

  清朝光绪元年(1875),居住于揭阳县(含揭西县)的林姓宗亲,各派族长、乡绅、耆老的代表,到县城集会,根据各自的族语,都是“九牧”的后代,是宋、元、明期间,从福建省莆田迁来的,同一派系,成为一族。商定成立宗亲会,并从莆田九牧起,按各乡辈序推算,以“德”一辈为起点,定出共同辈序二十代,作为在揭林姓统一辈序。各派系以一位祖宗为代表,抽签排列序次。

  据说,当年到会宗亲、理清源流,共有九个派系。抽签结果,有一派系列为第九房的,认为名号不雅,乃退出后于西马路自建公祠奉祀,也属林氏之族。其余八房次序是:大房,华山公。其后代主要在白塔新厝、桐坑、蛟龙(俗称“胶笼”)、东畔寨等。

  二房,仕耸公。其后代分布于渔湖的江夏、港口、港尾沟、新路、桂梓,磐东的江灏,榕城的上义河、下义河等。

  三房,仁爱公。子孙多居于榕城城隍前一带,后大部分迁往鲩浦、池边等。

  四房,居士公,其裔孙多居于梅岗的曲溪、陇浦,炮台的石井,以及榕城史巷等。

  五房,文熙公。其子孙多居于乔林乡,以及由乔林繁衍出来的松山林、凤潮林、仙春林、华清林、榕城内埠、外埠林,澄海鸥汀林,陆丰博美林等。

  六房,梅轩公。其裔孙多居于锡场的锡东、锡中、锡西三个行政村。

  七房,玉滘公。子孙多居于榕城滘墘林等。

  八房,汀江公。子孙多居于西门外仙滘村。

  民国八年(1919),宗亲林鼎民,为使林氏在县城有个会所,开会有个定址,并作为宗族会馆,像陈氏于省城建“陈家祠”一样,林姓子孙入城谋生有个投靠之处,乃倡建“九牧公祠”(林氏在唐代,居于福建莆田一族,林披公生了九个儿子,后皆为州牧。唐代州即府,牧,是地方首长,九个州有:端州、江陵、横州、韶州、通州、邵州、循州、雷州、福唐州。相当于今之市级首长。史称“莆田九牧”。是林姓最荣耀史页,故灯笼一边写“九牧世家”)。乃择地于店马路南侧,与考院对面,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祠宇,匾额上书“九牧公祠”。口头则多称“八房祠”。

  时人都知道祠堂是林氏子孙八房所共建,因此,正名反而被忘了,都称“八房祠”。

  (编辑:蔡晓惠)

揭阳新闻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
联系方式:news@jynews.net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news@jynews.net
③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揭阳新闻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揭阳新闻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引文来源  广东揭阳【榕城有处“八房祠”】——————揭阳新闻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