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岭一白说蜂蜜:炼蜜

(2025-11-13 09:37:18)
标签:

秦岭一白

美食

健康

文化

情感

分类: 蜂蜜鉴别法

炼蜜,是熬炼蜂蜜来做药丸。

苏辙给苏轼灌蜂蜜酒时,吟了一首诗,说道:哺糟不听渔父言,炼蜜深愧仙人传。

炼蜜是个技术活,从“鱼眼泡”到“牛眼泡”,代表着火候、水分、粘度,稍微不合适,就会影响到丸剂的效果。

秦岭一白没搓过药丸,只搓过零食丸,将核桃、花生、黑芝麻捣碎,给锅里倒入半瓶蜂蜜,熬到冒泡变色时,将干果碎屑倒入,搅拌均匀,等待温度稍凉。

上手,搓丸,够吃半个月了。

我觉得自己很不讲究了,有些老山民更不讲究,这个不讲究不是粗放,而是他们依然用老办法取蜜,已经与现代需求严重不符。

北方寒冷,深秋之后温度骤降,有些山头到十一月份才取蜜,蜜是好蜜,问题是温度太低,蜂蜜在巢脾里面,没办法过滤出来。

怎么办呢?先看看纯古法。

秦岭一白说蜂蜜:炼蜜


割下蜂巢,粉脾仔脾也不太区分,沾上的蜜蜂也不挑拣,然后在灶下点上小火,将所有蜂巢倒进去。

受热之后,蜂蜜会变稀,与巢脾分离,将上层漂浮的杂质捞干净,剩下的液体装进缸里或者桶里。

够野,带劲,成分着实复杂...

问题在于,蜂蜜颜色变深,性状改变,花香味消散,火候大了还有些焦味。

以前,我只是听说过这种法子,毕竟现在的条件好多了,人们对蜂蜜的要求也高了,这种取蜜方法,应该没人用了。

结果呢,还是太年轻,今年真见到了这种蜜,一位老山民联系过我,说家里的土蜂蜜卖不掉,问我能不能帮帮忙。

我一直就做这事的,但是没打过交道,已经取好的蜂蜜没法收,只能说来年过去几趟,看看地方,看看蜂箱,割蜜时按我说的办法弄。

前阵子路过,去他家里看了看。

他说今年情况不好,上半年干旱,入秋以后雨多,本来就只养了十来箱蜂,没有一箱能取到蜜,所以就没有联系我。

我说去年的蜜还在吗?我瞅一瞅,看到蜂蜜桶就震惊了,外面的颜色不一样,大部分是深色液体,只有下层一点点浅色结晶。

我说不应该啊,山里温度低,去年的木桶蜜结晶了,到今年夏天也化不开,你这怎么大部分都化开了,打开一闻,没有香味,只有怪味。

一聊,是在锅里熬出来的,这种蜂蜜没法帮忙,如果挑选干净,自然过滤,只要蜜源足够丰富,变成老蜜,香味反倒会更加醇厚。

唉,五十多斤蜂蜜可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