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岭一白的土蜂蜜
秦岭一白的土蜂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043
  • 关注人气: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第248期吴峦

(2025-06-25 17:00:31)
标签:

历史

秦岭一白

情感

杂谈

教育

分类: 一白写历史

端身命以殉国,经险难而一节者,忠人也。

——《抱朴子》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第248期吴峦

天下,乱了。

有膀子力气的人,扔下锄头,举着刀枪冲进战场,读书人还在死磕礼记、尚书、论语、孝经,他们都指望着甩掉两腿泥,荣升庙堂。

庙堂之上,乱的一塌糊涂,唐朝皇帝给朱温改名“全忠”,朱全忠砍了皇帝,拆了长安,还把唐朝给灭了,做了后梁的开国皇帝。

朱全忠被儿子捅死了,后梁被后唐灭了,父子相残,君臣相斗仍然延续,唐明宗还有口活气呢,亲儿子就急着要上位,养子也带着兵马来凑热闹。

李从珂虽是养子,武力值却杵破了天花板,他向全体将士郑重承诺道:大家帮我抢皇位,事成之后,每人发一袋金子。

李从珂坐上了龙椅,掏空国库也不够发奖金,于是,堂堂皇帝签发了抢劫令,合法搜刮老百姓的家产,搞得洛阳城里鸡飞狗跳。

大学士看不下去了,既要让皇帝兑现承诺,又不能让百姓跳河上吊,于是提议缩减为半袋金子,这才让将士们骂骂咧咧的散场了。

结束了吗?不,一切刚刚开始。


官道上,有位年轻人向北而行,他死磕了好多年书本,满脑子的忠孝仁义理念,终于考过了明经科,被分配到云州去做判官。

一处处茶摊,一间间客栈,人多的地方就有八卦传闻,比官方通告更加精彩纷呈,什么朱温出生的时候冒红光,李从珂的母亲是个寡妇等等。

无论八卦传闻,还是官方通告,都属于起点和过程的幻化,无力改变盖棺定论的结局,听来听去,也跳不出道德仁义礼的因果循环。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

一路上听着各种传闻,不断与脑海中的理念印证,这位年轻人好像得出了结论,从唐朝到后梁后唐,那些大佬的结局配得上言行,被裹挟的劳苦大众才叫冤。

越往北走,越尘土飞扬,他的心念却愈加清爽明朗,走过低矮破烂的村庄,走过嘈杂喧嚣的军营,隐隐约约望见了巍峨城楼,云州到了。

沙彦珣是云州节度使,接过任命书,打量起了眼前的年轻人,这位历经两朝的统帅,掌管着代北八军,创下三天平定叛乱的战绩,堪称文才武略。

老沙没有说话,身形彪悍的将领们皆然沉默,盔甲剑戟闪着寒光,房间里弥漫肃杀威严的气息,这位年轻人面带微笑,始终不卑不亢的挺立着。

好!不错!以后叫你小吴吧!

小吴办理完入职手续,熟悉云州城内的部门单位,当他站在城楼上,指着北方原野上快速移动的黑点,有人对他说道:那是契丹。

契丹,无论是匈奴后裔,还是鲜卑后裔,都和中原王朝关系微妙,大唐四分五裂的时候,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部族,强弱易位,此消彼长。

走下城楼,小吴依然挥不去心头阴云,云州是北方的军事重镇,是阻隔契丹野心的屏障,前些年,耶律阿保机的儿子打到了幽州,那儿子如今已是契丹皇帝了。

自己不过是刚入职的新人,又能做什么呢?小吴想了想,好像只能践行明经科的警句了,在民风粗陋的边关重镇,努力做一个刚柔并济的汉子。

打着文化旗号,可以谋取不少私利。

践行文化真理,可以汇聚很多人心。

小吴,最初被人视为作秀,渐渐地被人敬重,在比嗓门、比拳头、比权势的大环境里,忽然有人跟你谈道德仁义礼,哪怕再不屑,等到回过神来就明白了。

起点是因,结局是果,中间过程有各种幻化,骂到一个人不出声,打到一个人喊饶命,都能够解决一段问题,但是跟道德仁义礼相比,因果之外的因果全然不同。

人的身份职位是外在差别,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万众共有,文化是最好的良药之一,小吴不光嘴上说说,在工作中也真真切切的做到了。

沙彦珣头疼了,小吴却治不了,说是李从珂跟姐夫翻脸了,姐姐进宫探望老娘,临走的时候,弟弟醉醺醺地说了句,急着回去干嘛,是不是跟你男人造反呀?

李从珂的姐夫,就是石敬瑭。

小吴:你有啥头疼的?
老沙:石敬瑭谋反了!
小吴:是因为皇帝猜忌?
老沙:是因为他的实力。
小吴:他是为了自保还是野心?
老沙:这谁能说得清楚。
小吴:先喝杯土蜂蜜水吧。
老沙:你,你...

石敬瑭,从一个大头兵干到节度使,他救过李从珂的父亲,娶了李从珂的姐姐,还帮助李从珂登上皇位,荣升庙堂,换来了李从珂的夺权猜忌。

后唐军队围攻太原,石敬瑭逐渐抵挡不住了,他将目光投向北方的契丹,拟好的礼单上面写着:进贡,称儿,幽云十六州(见秦岭一白.桑维翰篇)。

有些人不理解,割地称臣属于常规操作,给人家当儿子就太丢脸了,石敬瑭望着飞箭流石中拼死抵挡的将士,默默地说道:我们玩得起,却输不起...

耶律德光笑得很开心,以往南下时见啥抢啥,这次竟然被两方请去救援,看在石敬瑭愿意当儿子的份上,他拒绝了另一位后唐叛将的邀请。

石敬瑭,赌赢了。

沙彦珣,头大了。

耶律德光率兵南下,老沙拿不定主意该帮谁,如果站在皇帝这边,他得奋力阻拦,如果站在石敬瑭那边,他得任其离去,选择关乎着身家性命。

不做选择,往往也是一种选择,老沙在二三顾望的时候,耶律德光抵达了太原,打退后唐军队,还联合石敬瑭逼近洛阳,一步步走向中原皇位。

李从珂见大势已去,惹了不该惹的人,面对结果却毫无畏惧,他带着母亲、妻子、儿子登上玄武楼,在一场大火之中化为灰烬,后唐亡了。

石敬瑭创立后晋,耶律德光率领兵马走了,还笑眯眯地盯着晋国皇帝,仿佛是在警告干儿子:你要是敢毁约,我很乐意再来一趟。

结束了吗?不,一切刚刚开始。


石敬瑭,从出生草莽的英雄,变成了见人叫爹的皇帝,追随他多年征战的小弟们,有些理解他的苦衷,有些受不了他的窝囊,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哥。

耶律德光,在返回途中路过云州,沙彦珣终于做好选择了,后晋和契丹一家亲嘛,他带着酒水出城慰问,没成想,当场被人家给摁住了。

耶律德光要拿下云州,来给石敬瑭提个醒,别忘了幽云十六州的承诺,看到沙彦珣被扣押,云州城内的官民乱套了,小吴高喊道:岂有礼义之人而臣于异姓乎!

凭借往日汇聚的人心,小吴被推举为云州代理城主,他关闭城门摆出防御姿态,契丹铁骑打了半年还在吃灰,气得耶律德光差点怀疑人生。

我连后唐都灭了,还打不下一个云州?

坚守!坚守!小吴压根没想过投降,哪怕石敬瑭签发了割让令,正式将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他还是拒绝执行朝廷文件,拒绝文化向野蛮臣服。

耶律德光横眉冷目,石敬瑭长叹了口气,小吴是位刚柔并济的汉子,云州城破也是早晚的问题,这又是何必呢?大概是为了道德仁义礼吧。

石敬瑭写了两封信,一封送给耶律德光,让干爹先带着部队撤退,剩下的事情交给自己来办,一封送给小吴,将他调回后晋担任防御使。

小吴走了,回望着巍峨的云州城,渐渐成了北方原野上的黑点,石敬瑭不敢触怒耶律德光,同时也保全了小吴,却害惨了那里的劳苦大众。

因果之外的因果,后晋高祖也跳不出去,契丹使臣来了耀武扬威,他还要跪着聆听耶律德光的命令,自己明明比他还年长十岁啊。

石敬瑭,到死都是儿皇帝。

石重贵继位了,他是石敬瑭的养子,表示不愿意承受窝囊气了,耶律德光看到后晋想要独立,于是率领契丹大军南下,让孙子尝一尝铁拳的滋味。

话都说得很硬气,谁能把事做硬气点?后晋朝堂开始调兵遣将,有人想起了小吴,说他当年防守云州很成功,这次是守卫贝州的最佳人选。

小吴来到贝州,正值寒冬腊月,士兵们连身冬装都没有,穿着单衣在火堆前瑟瑟发抖,他心情复杂却又无可奈何,这场保卫战还怎么打?

自己是做了几年官,荣升庙堂,却始终践行明经科里的警句,连半袋铜钱都没攒下,此时只能拆了自己的营帐,用这些麻布给士兵做衣服。

平生廉俭,囊无资用,以至坏帐幕以赒之。

邵珂来了,看到小吴只是一介书生,连一个心腹将领都没有,当即拍着胸脯激昂慷慨,说自己愿与贝州共存亡,随时随地听从领导调遣。

小吴初来乍到,还以为遇到忠义之士了,谁曾想,这家伙擅长见风使舵,砸钱平息了儿子的谋杀案,还给契丹当过带路党,因为上面有人,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心性光明的人,不会往阴暗面去想,形势紧迫留给小吴的时间也不多了,他相信了邵珂的忠心为国,安排他率领士卒守住南门。

三天围城,四面猛攻。

乌泱泱的契丹军队,犹如蚂蚁般爬上城墙,小吴指挥着士卒浇下火油,将敌方的城梯和冲车快烧完了,浑身疲惫的望着天边晚霞,终于又多坚守了一天。

次日,契丹军队攻打城门,小吴让邵珂死死守住南门,自己带着士卒在东门鏖战,至暗时刻来了,邵珂趁机反叛了,打开南门欢迎契丹进城。

小吴还不知道情况,正琢磨敌方攻势怎么减弱了,几位满脸鲜血的士卒跑过来,悲痛、愤怒、慌乱地喊叫道:邵珂背矣!

小吴呆住了,他选择以贝州为起点,幻化过无数种过程,唯独没想到会是这般结局,城内传来的哭泣哀嚎,仿佛突然间寂静无声,只看见一个个身影接连倒下。

咣当,小吴扔下手中的佩刀,翻身上马朝着住所奔去,满眼所见皆是大势已去,他从未没想过投降,拒绝文化向野蛮臣服,然而出路又在哪里呢?

明经考场、云州城楼、平生廉俭...,他选择不了外在局势,也不能决定别人如何,此时此刻,却仍然可以坚守自己的理念,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投井而死,契丹遂屠其城。

小吴,名叫吴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