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虚负(二十二)
(2022-09-07 13:07:03)
标签:
小说连载青春虚负形式 |
分类: 渭河篇 |
青春虚负(二十二)
潘渭河
2022年8月21日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春胜躺在床上,继续想着白天想不明白的问题。想着他人生未来的图景。无论怎么想,这个图景总是暗淡无光,缺少色彩。
每当李春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他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明确清晰的图像。那是当年在中学的时候,杨校长在大礼堂里给全校师生做报告的场景。杨校长做报告时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虽然说话的音调不高,但每句话,每个词语都说得清楚明了。
李春生很喜欢校长那种庄重、沉稳的气度。即使在这个远离母校上千公里的边陲农场,即使在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的变故,李春生依然记得杨校长语重心长的话语。
“同学们,我们中国自己的洲际导弹、核潜艇都已经上马了。只要再有10年的时间,在座的同学就会成为中国尖端科技的生力军。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毕业后积极报考国防工业院校,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如今,在这看不到尽头的,与滚烫的炉灰和吱呀的独轮车为伴的劳作中,杨校长的话语尤为打动他的心扉。李春生总觉得,他个人的远大前程,依然存在,并向他招手。
李春生也知道,他的这些想法不合时宜,更无法向别人公开表达。既然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能说,那又如何在晚汇报上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发言呢?
从他心底里的真实愿望说,他根本不喜欢天天读、晚汇报这一套形式主义的活动。虽然,革命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但也不能把它当作神坛上的佛经来机械地诵咏。每天像念经似地一遍又一遍复述最高指示,一遍又一遍地斗私批修,又怎么能认识世界上的新鲜事物呢?
当然,他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只有积极发言才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表现。只有政治上要求进步,才会有今后的前途。至于那个前途究竟是什么,谁都看不清,谁也说不清。但表现是必须的。没有表现,什么前途都不会有。
轮到发言的李春生飞快地在脑海里作出取舍。决定还是发言。哪怕是敷衍了事的发言。
他学着季惠群的样,说了同样的话语。诸如,刚刚下乡,在劳动中有些怕苦怕累。学了最高指示,坚定了要走与工农兵相结合道路的信心。不断改造世界观,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等。
李春生刚讲完,会议室里同样响起了一阵掌声。
有几个本地老职工跟着发言,肯定了李春生在劳动中的表现,勉励他继续努力。
听到群众的鼓励,李春生心里却高兴不起来。他感觉自己说的是违心的话。没有说真话而受到鼓励,他感到自责。
其实,劳动就是一个体力活。动手干,掌握好肢体协调配合就是了。哪有那么多曲折复杂的思想过程?
可是,如果不这么说,又该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