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东京奧运失利的原因
(2021-08-02 03:00:00)
标签:
体育观赛主力伤情评估 |
分类: 渭河篇 |
中国女排东京奧运失利的原因
潘渭河
2021年7月31日
毫无疑问,中国女排在东京奧运的表现,是最令国人关心的。
7月29日,中国女排2比3负于俄罗斯队之后,当天晚上,我在花溪公园散步。黑暗中,迎面走来了两名保安。他们正在议论当天观赛的心情,表示气愤和想不通。国人对中国女排的失望,由此可见一斑。
说起中国女排在东京奧运失利的原因,一般归结为女排主力朱婷手伤所致。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牵强的。
朱婷手臂受伤,并不是在东京奧运会上突发的。朱婷的伤情,在东京奧运会之前很久就已经发生了。这之间,女排还经历了世锦赛,也包括为了参加奧运会女排所做的备战。
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朱婷的伤情,对女排的战力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难道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吗?明知女排主力的状态不好,在用人和战略战术方面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中国女排东京奧运失利的主要原因。
中国女排在东京奧运的赛事上,派出了朱婷、张常宁、李盈莹三个主攻手出场,称之为“三点攻击”。实际上,多点攻击等于无点攻击。因为排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主攻手并不是单独在场上发挥作用的。她是需要二传创造进攻机会的。在二传创造的进攻机会有限的情况下,状态较差的主攻,实际上是浪费了本应分配给其他主攻手的进攻机会。我们看到,在没有朱婷参加的中国女排的比赛场次上,张常宁的个人能力发挥的很充分。而在东京奧运比赛中,张常宁在进攻上并没有很出色的表现。
目前,中国女排的用人和战略战术的设计,完全是以朱婷为核心的作战体系。人无百日红,花无百日开。东京奧运的女排赛,实际上是宣告了中国女排朱婷时代的结束。
尽快地开展朱婷之后中国女排的布局,才是中国女排重新走向辉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