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先棉堂205
先棉堂20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731
  • 关注人气: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位悲剧性的哥萨克女性

(2020-07-30 03:00:00)
标签:

描写

村民

奖赏

容忍

逃亡

分类: 渭河篇

三位悲剧性的哥萨克女性

潘渭河

2020724

 

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第三卷中,作者肖洛霍夫深入描写了三位哥萨克女性的死亡。这三位女性都和男主角格里高利有密切关系。

格里高利是《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男一号人物。其他任何人物在书中的地位都无法与格里高利并列。格里高利的情人阿克西妮亚自然就是小说的女一号,格里高利的妻子娜塔利娅就是小说的女二号。格里高利的嫂子妲利亚在小说中虽然是个配角,但对于她的死亡,在第三卷中也占有相当的篇幅。所以,本文以这三位哥萨克女性的死亡为例,探讨作者的写作用意。

妲丽亚在小说中,自始至终是以一个不守妇道女人的面貌出现。小说对于妲丽亚的描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妲丽亚的丈夫彼得罗,就是格里高利的哥哥,在哥萨克暴动军和红军的战斗中失败。他已经停止了抵抗,却被同村的村民,参加了红军的柯晒沃依枪杀。以后,红军在和哥萨克暴动军的战斗中失败。妲丽亚亲手举枪,在公众面前,枪杀了已经成为战俘的同村村民,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的阿克塞耶夫。因此,她获得了哥萨克叛乱政权的奖赏。这两点是妲丽亚在小说中的基本定位。

由于连年的战争,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德战争,然后是红军和白军的战争,红军和哥萨克暴动军的战争,使得村子里的成年男人都走上了战场。剩下的都是小男孩和老头。妲丽亚不得已,在村子外面和一个军官乱搞,染上了梅毒。对于妲丽亚个人遭遇的描写,作者的意图实际上是要反映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残酷影响。

妲丽亚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下定决心要自杀。她在顿河里洗了一个澡,然后自溺而死。按照哥萨克宗教的规矩,神父不能为自尽而死的人作葬礼祷告,也不能埋在家族的墓地里。不得已,格里高利的父亲偷偷地把大媳妇埋在大儿子的坟边。这个结局,凸显了作者对妲丽亚这位女性的同情和悲怜。

格里高利的妻子娜塔莉娅新婚不久就受到丈夫抛弃。复合以后生了两个孩子,再次得知丈夫仍然背着她与情人在一起。这一次她无论如何不能够原谅丈夫。但是,在内心深处她仍然深深地爱着丈夫。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感情支配下,娜塔莉娅如何行事呢?这时候,她再次怀孕了。为了表示不能容忍丈夫的行为,娜塔莉娅决定打胎。在极端恶劣的医疗条件下,娜塔莉娅死于打胎之后的大出血。但是,她是死在格里高利的家中。肖洛霍夫对这个情节的处理,极准确地把握了娜塔莉娅对格里高利感情的分寸。

格里高利的情人阿克西妮亚是个美丽又纯情的女人。她陷入不幸的婚姻中,与格里高利一见钟情。格里高利对生活的理想,就是能够和阿克西妮亚在一起生活。当哥萨克暴动军彻底战败之后,格里高利带着阿克西妮亚一起逃难。一路上,由于恶劣的生存条件,阿克西妮亚患了伤寒。不得已,格里高利把阿克西妮亚安排在一个农户的家里。自己继续逃难。从逻辑上说,由于伤寒这种疾病的凶险,阿克西妮亚必死无疑。实际上,当时逃难的人群中,许多人也确实死于伤寒。其中包括格里高利的父亲。然而,阿克西妮亚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回到了自己的村子。显然,在这个时候,肖洛霍夫不愿意安排阿克西妮亚死亡。因为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一系列情节,需要阿克西妮亚参与。

而格里高利在哥萨克暴动军彻底战败之后,参加了红军,当了红军的团长。却由于他在哥萨克暴动军中的经历,得不到信任。所以,只好复员。从红军中复员回家的格里高利,再次有了和阿克西妮亚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机会。两个人都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然而,由于格里高利参加过哥萨克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暴动,他再次面临着被捕坐牢的命运。在紧急情况下,格里高利又一次带着阿克西妮亚逃亡。在逃亡的路上,阿克西妮亚被苏维埃政权的余粮征集队的哨兵射杀,死在格里高利的怀抱中。

在小说中,肖洛霍夫将阿克西妮亚的死,归于一个红军战士的枪弹之下,这其实暗示在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之下,格里高利是根本没有生活出路的。阿克西妮亚的死,反映了肖洛霍夫对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在顿河农区统治方式的否定。

从上述三位哥萨克女性的死亡来看,肖洛霍夫作为杰出的作家,善于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分寸,合乎逻辑地安排情节的发展。并且,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隐晦而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情感好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