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思想意义
(2020-03-15 03:00:00)
标签:
进程发展自然阶层地位 |
分类: 渭河篇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思想意义
潘渭河
2020年3月9日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名著《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自出版以来,在思想界有很大的反响。评论者一般都认为这部小说,主张回到生命的本源,控诉了现代工业社会追逐金钱、名利的行为,以及对于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如果我们从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进程,来思考《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的思想意义,就会觉得上述的评价,固然成立,但并没有抓住这部作品的核心思想。
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人类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各种各样的著作多如牛毛。其实,人类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就是三个。
首先,是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从蒙昧时代各种自然神教的存在,一直到今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都属于这方面的思考。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各阶层的相互关系。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就是《国际歌》中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社会,全靠我们自己。”
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人类社会的两性关系,如何看待女性地位。
在看待女性地位的问题上,中国社会长期所存在的儒家道德,就是认为女性人格低于男性,并依附于男性。女性的社会存在只是生育机器。当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遭遇着各种的困境。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儒家伦理从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看待女性地位,应该说也是当时经济基础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客观反应。
即使在封建社会中,儒家的女性观,并非没有受到挑战。在这方面,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一个杰出的反封建思想的典范。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借宝玉之口,斥责封建男权主义的腐朽、龌龊,赞颂女性的勇敢、聪慧。大观园里的女性都是用水作的,是最干净的。大观园里的男人却是最浑浊的。这样的思想,无疑是对封建伦理思想惊世骇俗的冲击。
和《红楼梦》相比,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基本思想,和《红楼梦》有着相似之处。这充分说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如何看待两性关系,如何看待女性地位,确实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基本问题。
然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红楼梦》相比较,或者和其他具有反封建思想意义的文学名著相比较,其差异也是很显著的。这个差异是什么呢?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是通过一个男性,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受压迫女性的同情。而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直接把查泰莱夫人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用一个女性的形象,直接表达了女性发自内心的要求。也就是说,劳伦斯承认,女性应像男性一样,拥有独立的追求自身精神生活的权力,追求自身物质生活的权力。不再需要依附于一个男性,不再需要通过男人的表达,来实现女性的要求。我想,这就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主要的思想意义。
本文在结束时,想起了正在武汉和疫情作艰苦斗争的长沙女护士,通过媒体向全国人民表达的愿望,“当疫情结束时,希望国家给我分配一个男朋友。”
祝所有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姑娘们,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