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中国好声音》选秀节目导师 |
分类: 娱乐八卦 |
《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该何去何从(图)
文/沈团
据了解,世界杯特刊的彩版上王老吉那个罐子要换成有《中国好声音》元素的新罐子,我才有点意识到,《中国好声音》是不是又要开始了,最近世界杯忙得,看娱乐节目仅是追一些旅游真人秀,还真没关心这个。查了下新闻,才知道第三季的导师阵容已正式揭晓,老面孔那英、杨坤、汪峰和从《中国最强音》转战而来的罗大佑。
前两季的《中国好声音》导师是一个大噱头,可从公布的名单来看,确实没什么新意,尽管节目制作方之前一直神神秘秘,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样子,但最后抖出来的包袱却并没有多响亮。这说明《中国好声音》的确开始走入困境,这恐怕也是所有音乐选秀节目的困境。夏天已经来临,世界杯一结束,就得是锁定年轻观众的音乐选秀节目登场的时候了。可就目前情况来看,选秀鼻祖芒果台正沉心于真人秀呢,《花儿与少年》火爆之后接棒的是《爸爸去哪儿2》,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会不会办,“快女”会不会停都还没消息,恐怕是凶多吉少,音乐选秀转折性的一年已经到来。
即便十数档音乐选秀节目白热化竞争,“好声音”依旧以无可匹敌的收视成绩证明着自己不可动摇的行业地位。它用两个赛季证明了优秀的娱乐综艺大片在中国所具有的巨大商业潜力,但它仍需面对和回答很多问题——比如原创音乐的匮乏已经导致节目“曲高和寡”,下一季如何挖掘已经相当稀薄的选手和音乐资源;比如签约学员是否如他们曾想象的那样实现了音乐理想,还是更多奔忙于商业演出和其他;比如布局华语流行乐坛、推动原创革新,是否只是一个永远难以兑现的梦想。
音乐选秀走入没落,首先是模式的老旧。《好声音》走的是“导师与学员”的模式,可这样的模式到了第三季之后,就像导师团一样,已经没有什么惊喜和新鲜感了。当初首季《中国好声音》打出“导师”这张王牌用以取代传统评委模式的时候,还是令不少圈内人士和乐迷、观众眼前一亮的。大家甚至觉得,一股清新的音乐之风已经吹来,真正优秀的草根歌手也能红起来。可经过两季之后,大家明白,所谓的新人好苗子很多都是歌坛上混迹多年的老油子,只是不红而已。所谓的导师们,也只负责表演,只负责毒舌、搞笑、卖萌、互掐……不负责音乐上的指导和道路上的引导。
我早就不期望音乐选秀还能在音乐上有什么帮助了,提升音乐既然说着玩,就只能要求秀得真实点,好看点了。至于导师不导师的,我想大家也都明白,别太当真,婚恋节目里都能台上情深意切让你流泪,台下一拍两散各不相干呢,何况这所谓的导师啊。
中国对电视节目样式缺少知识产权保护,不仅选秀,所有节目都如此,只要一个火了,几十个、几百个都蜂拥而至。这种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模式,不利于好节目的成长。
本文由沈团发表(http://blog.sina.com.cn/elveswarlock)仅限新浪博客转载。
本博客内容未经许可,任何网站、个人、平面纸媒体、电视等不得转载和发表!
转载请联系QQ:349166614,注明来意。
作者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