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2016-10-15 18:54:20)
http://s16/mw690/0032ah70zy75DRciPfN6f&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燕山碶东行约300余米,永济桥雄姿已赫然在列。
      济桥,俗称长山桥。光绪《镇海县志》记载,长山桥建桥的历史可追溯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是一座木结构的浮桥,永济桥。又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朱绅、杨暄牵头建造。至万历二十四年(1596),石桥在汛期江水的冲击下坍塌毁坏,后由镇海知县丁鸿明、朱一鄂等出资修。康熙七年(1668),镇海知县王元士出面主持,贡生谢泰履等捐钱、集资,工程时两年竣工。矗立至今是为现桥。

  济桥还被桥梁泰斗茅以升先生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录其中是北仑区境内唯一的一座三孔石拱桥。
http://s9/mw690/0032ah70zy75DRcpOZ228&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4/mw690/0032ah70zy75DRcw2Lzed&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0/mw690/0032ah70zy75DRdDtEt79&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6/mw690/0032ah70zy75DRdIZUb9f&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94版《镇海县志》记载:永济桥    俗称长山桥,位小港镇长山村小浃江上,始建于宋熙宁六年(1073),几经改建,清康熙七年(1668)重建三孔石拱桥,长53米,中孔跨9.6米,边孔各为7.2米,半圆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宽4米,条石栏板莲蓬头望柱。壁上嵌明万历和清嘉庆修桥碑记各一方。解放初重修。
        00版《小港镇志》记载:永济桥    俗称长山桥,位长山村小浃江上,始建于明洪武,几经改建,清康熙七年(1668)重建三孔石拱桥,长53米,中孔跨9.6米,边孔各为7.2米,半圆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宽4米,条石栏板莲蓬头望柱。桥旁有一亭,壁上嵌明万历和清嘉庆修桥碑记各一方。解放初重修。1990年12月17曰,北仑区人民政府发文公布为首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志基本上重述了县志的内容,只是始建年份略有出入。上图的两通石碑,左为万历碑,右为嘉庆碑。
http://s11/mw690/0032ah70zy75DRdN1GO4a&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善济寺,在长山桥南堍路廊凉亭旁,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柱石上刻有“道光元年间重修、关圣殿永济亭住僧香山募、镇城周汝才助银伍佰两”,“信士沈启正助银贰两”,“信士乐汤组仝妻袁氏喜捨柱银贰两”等字样。
       解放后,善济寺改办长山桥供销社和仓库,后又复为寺院。
http://s16/mw690/0032ah70zy75DRdS63Jbf&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2/mw690/0032ah70zy75DRdY3G9d1&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6/mw690/0032ah70zy75DRe5hT7f5&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在县志、镇志以及报刊、网络等相关资料介绍长山桥时必有这句“壁上嵌明万历和清嘉庆修桥碑记各一方”的述说。两通石碑虽在破“四旧”时惨遭凿截,字迹大多漫漶,但立于清嘉庆年间的碑额是“崇三一图地据役田碑记”落款是“大清嘉庆拾年岁次乙丑季冬月中浣榖旦”还能隐约可辨,分明是关于土地的记述,怎么与修长山桥沾上了边呢?看来在志书史料采集过程中有待进一步严谨从事,而非照葫芦画瓢,以讹传讹,不至于贻误后人。

      清初全县七乡,原设88里。雍正九年(1731)行顺庄法,改编为79图,607庄。宣统三年(1911)筹办自治组织设11区称自治公所,民国十二年(1923)第二区崇邱乡长陈里在县南,总一都、二都、三都、四都。
      一都一图:辖  江南道头、沿江、漕头王、前袁、后袁、双板桥、小道头、盐司后、朱家河头、衙前             周家笆弄、康乐桥、陈家蓬、王家洋、朱田洋。
      一都二图:辖  竺山、泥湾、铺前、半港卢家、......。
      二都一图:辖  宋家弄、场头乐、沙湾头、葫芦团、......。
      二都二图:辖  高俞、直下河、斗底陈、后蒉、胡家洋、......。
      二都三图:辖  石门、符家汇、前蒉、象鼻山、夏(雅)度岙、......。
      二都四图:辖  陈山前、上倪桥、沈家山下、顾家桥、前徐、后徐、.......。
      三都一图:辖  新碶下、剡岙、金家斗、大桥头、水吼头、前后徐、樟桐岙、岭下胡、江家山下、长山桥、赵家、方前、长山岙。
      三都二图:辖  ...... 略
      三都三图:辖  ...... 略
      由此可见,碑额上的崇三一图,全称为“崇邱乡三都一图地据役田碑记”。这样,碑额的名称就明朗了。

http://s13/mw690/0032ah70zy75DRe9rVG9c&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6/mw690/0032ah70zy75DRekfYXdf&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9/mw690/0032ah70zy75DReqXjy58&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6/mw690/0032ah70zy75DReuJzxdf&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3/mw690/0032ah70zy75DReykHU62&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5/mw690/0032ah70zy75DReDcwY74&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mw690/0032ah70zy75DReNCHS30&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小浃江畔的北平路与爱陆亭,请观我的博文《蔚斗小学旧址》有详细介绍,这里我不赘述了。
 
http://s5/mw690/0032ah70zy75DReWSSEc4&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6/mw690/0032ah70zy75DRf0N0x75&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3/mw690/0032ah70zy75DRgBeUi52&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5/mw690/0032ah70zy75DRgF88s84&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8/mw690/0032ah70zy75DRgYmAne7&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mw690/0032ah70zy75DRh5xcY30&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6/mw690/0032ah70zy75DRhvESF95&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1/mw690/0032ah70zy75DRhPaDEda&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3/mw690/0032ah70zy75DRhT8TE92&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离开长山桥,小浃江一路蜿蜒前行,经方前村、建设村的里乐、湖水深、青墩自然庄,前方山下的红顶房子即为坟头乐自然庄,前几年全部拆迁,成片改建老年安置房。是清代乐涵先生的故里。
      乐涵,生卒不详。谱名容涵,字晴岚,号海门,小港坟头乐村人。清嘉庆三年(1798)举人,曾任景宁县教谕,著有《望杏楼诗稿》等。文载《蛟川耆旧诗补》卷三。
      嘉庆二十年(1815)和里人胡均在小港北龙头山(土名锅盖山,现名蛟山)东麓的小浃江上倡建义成碶。至道光九年(1829)历时14年才得以建成。(信息来自县志与镇志)

http://s16/mw690/0032ah70zy75DRhY0h1ef&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7/mw690/0032ah70zy75DRi2XOKe6&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8/mw690/0032ah70zy75DRi7wITe7&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6/mw690/0032ah70zy75DRibU4B65&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7/mw690/0032ah70zy75DRit2Foe6&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4/mw690/0032ah70zy75DRixx6Zed&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2/mw690/0032ah70zy75DRiCuB301&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4/mw690/0032ah70zy75DRiIlLT4d&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上图,停车场的位置,是孔墅村田央乐自然庄,村庄已全部拆迁。亦是我的博友,上海乐嘉福老师的家乡,他在小港田央乐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每每提及小港的风土人情他都记忆犹新。在清明节、节假曰必来小港祭祖扫墓,探亲访友......!

http://s7/mw690/0032ah70zy75DRkkiiif6&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6/mw690/0032ah70zy75DRkoq0ta5&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6/mw690/0032ah70zy75DRks9xz45&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2/mw690/0032ah70zy75DRkz3qH4b&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6/mw690/0032ah70zy75DRkCUiz0f&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2/mw690/0032ah70zy75DRkGJjjf1&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5/mw690/0032ah70zy75DRkKNDEce&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7/mw690/0032ah70zy75DRkPmJ086&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http://s14/mw690/0032ah70zy75DRkUl0F9d&690 (四)" TITLE="北仑印像----小浃江探源  (四)" />
      
        据《镇海县志》记载:小港大桥    原名义成桥,位于小港老街口小浃江上。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建成。道光七年(1827)重建三孔半圆形拱桥,桥长51.5米,跨径中孔11.7米,边孔各10米,桥面宽4米。桥高7.6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条石栏板莲蓬头望柱。后因拱圈变位,拱顶下沉成危桥,1963年利用旧桥基,改建成砌条石重力式墩台,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长54米,跨径中孔12.6米,边孔10.6米,宽4米,高5.2米,设栏杆。1981年改换钢砼空心板梁,桥面拓宽为6米,设计荷载汽--10,属中型桥梁。

      十年前,桥栏的内侧刻有“小港大桥”的字样,那天在拍照时发现改为“义成桥”了,经常路过此桥,未知是何时改成原名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