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达州买鸡屁股的捏了一把汗
(2012-08-15 12:18:05)
标签:
达州毒鸡屁股应急能力评论 |
分类: 杂谈散文 |
早新闻一则报道:达州一超市伴有毒鼠药的鸡屁股被当手撕鸭误卖,政府动用新闻媒体、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寻找买者,所幸买者因所卖熟食都是鸡屁股而未吃,逃过了一劫。
此误卖门未造成严重后果,真是万幸,事情的始末却有太多让人疑虑的,不妨把事情串起来看看:
次序 |
已发生的情况 |
避免已发生情况的假设条件(评论) |
1 |
超市有野猫啃食食品 |
没野猫(不可能,现在野猫是越来越多了) |
2 |
超市防损科要毒杀野猫 |
不用毒药(毒杀会引起爱猫人氏的反感) |
3 |
毒饵是一袋鸡屁股及5支老鼠药,包装袋使用的是包装过手撕鸭的塑料袋,上面打有手撕鸭的价码标签,标价13.80元 |
不用包装过手撕鸭的塑料袋,尤其是上面还有价码标签(工作人员还是有节约意识的嘛) |
4 |
工作人员刘某将毒饵袋放在果冻柜台附近的散货组的秤台位置,秤台附近有5名超市员工聊天,刘某嘱咐她们下班去摆放 |
不放在食品柜的秤台位置,刘某亲自下班摆放(能指使人让很多人有一种优越感) |
5 |
10分钟后却发现那袋鸡屁股不见了,5名员工均称没看见 |
5名员工得了刘某的鸡毛令箭后担起了责任(现在有责任心的人越来越少了) |
6 |
从收银台处获知几分钟前有一对夫妻拿了一袋手撕鸭来付款,可能是被他们买走了 |
买主在超市又多逛了十分钟(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家里有事呐) |
7 |
追找买主未果,报警 |
追上了买主(混在人群里很难看见的,何况已过了几分钟) |
8 |
派出所接警后迅速锁定了买走有毒鸡屁股当事人的体貌特征,社区民警立即到辖区,要求配合寻找 |
警察或小区保安认出并找到了买主(还是人太多了,警察和保安哪能个个都认识) |
9 |
次日12时达州市政府应急办通过新闻媒体和联通、移动、电信等通信平台发出提醒短信 |
上午就找到买主了(若这时找到了,十有八九是买主被送往医院了) |
10 |
提醒短信中将“鸡屁股”误为“鸭屁股” |
本来就是鸭屁股(这可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错误) |
11 |
当事人买回家发现手撕鸭竟全是鸡屁股,没吃 |
当即举报(买主运气好啊,而有些地方的人就好这一口) |
12 |
当事人嫌烦不想去超市退换 |
当即就去退换了(你这一怕麻烦导致政府和有关部门多花了多少钱啊,到现在还没结算呢) |
13 |
当事人收到提醒短信,没认为与自己有关 |
立即发现自己已成名人了(别是因为“鸭屁股”所误吧?) |
14 |
第三天,当事人看新闻才察觉到与己有关 |
早就退货了(已时隔二日,一切皆有可能) |
15 |
至此,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各类媒体纷纷报道 |
什么也没发生过(让媒体少了报道题材也是罪过啊) |
此事件中,政府、警方、超市各方都做了很大努力,相信他们是在为百姓操心。有疑惑的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应急机制健全完善吗?体制能确实有效地发挥作用吗?毕竟这次关键是因为没人食用才避免了中毒事故的。由此觉得:(1)超市方面得好好整顿(据报道刘某已被拘);(2)社区民警应多下功夫熟悉辖区内的各种人和情况;(3)政府的应急速度要提高,尤其是平时下点功夫教育民众加强忧患意识、应急能力和必备常识,不要遇事麻木不仁、浑浑沌沌,更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