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拔你,换掉你,从来都不是看努力

(2023-11-17 10:24:58)
分类: 施爱=学习=明智

我认为,提拔还是换掉管理者,核心看的不是努力,而是这3个方面。

有没有结果


评估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一定要用结果来衡量。


1.功劳和苦劳


在公司里,经常听见这样的说法:


我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了。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辛苦,是要鼓掌,要给安慰,要给感谢,但不出结果是没有用的。


因为苦劳就是无效劳动,无效劳动就是浪费。苦劳不产生绩效,只有功劳才产生绩效。


2.态度和结果


态度和结果,哪一个更重要?


有的时候,想开除一个人,但又觉得他态度还不错,总是不忍心。


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态度好,其实是伪态度。


有一些人,看似态度很好,表面上看他在加班,他在组织团队开会,一开就开到半夜。


但你扒开他的过程看,实际上,他的时间根本没有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他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开会,他想要开会来逃避拿不到结果的责任,其实是演给老板看的。


当业绩不好的时候,他就说:“你看吧,我那么拼,开会开到半夜,业绩不好跟我没关系。”


记住:态度不一定产生结果,但结果一定能够体现态度。


3.人品和结果


人品非常重要,一个人的人品不好,哪怕再有能力,也不能用。


因为人品不好,能力越强,破坏力也就越强。


但他如果只是人品好,却不管怎么样,就是不出结果,可能对公司来说,他是一个“好人”,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提拔或者换掉管理者,一定要看他结果有没有完成。


完成结果,这是为今天负责。


因为今天结果都没有完成,就是管理者的失职,很可能公司就没了。


正如任正非所说:“不打粮食的干部,要坚决淘汰。”

有没有人才流失


是否继续任用他,你还要看,他留在这个位置,会不会造成其他优秀员工的流失。


什么意思呢?


有一类管理者,是没有心胸的,他从来不培养下属,因为他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他总是在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从而被取代。一旦下属表现好,就会找机会打压下属。


人才,只会流向被尊重的地方。他没有得到尊重,就会离开,然后公司里就会出现帕金森定律:


他害怕别人取代他的位置,所以就会招不如他的人。


最终,两个平庸的助手会分担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到最后,组织越来越臃肿,人效越来越低,就会内卷。


这对公司来说,损失是最大的。


所以, 你发现他留在管理岗位上,会造成优秀员工的流失,那么就要坚决开掉。


而提拔一个管理者到更高的位置,也是要看他有没有培养优秀的人才,有没有替补的人。


如果没有替补的人,就贸然晋升他,不能保证他在新的位置上干得好,但老业务肯定会坍塌。


如果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接班人,这家公司也没有前途。


这就是无后备不晋升。


所以任用他,你要看留着他,会不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


而要不要提拔他,则要看他有没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窗口-镜子思维模式


第三个,还你要去看他的思维方式。


有的管理者,只能接受好的结果。


取得成绩时,他看向镜子里的自己,洋洋得意,觉得我太厉害了,我太优秀了。甚至为了美化自己,为了邀功,去摘别人的果子。


而一旦失败,他就会疯狂甩锅,认为我没有问题,我没有错。


上级问:为什么业绩不好?


他就甩锅给大环境,甩锅给别人。


他拿不到结果,他认为是下属的执行力不够,认为是下属能力不行。


而有一些管理者则相反,他们是窗口-镜子模式。


如果做事情成功了,他会看向窗口。


他认为,这件事的成功,不是我有多么厉害,而是团队的功劳,是有很好的流程制度等等,然后分析外部的原因。最后把经验巩固下来,争取下一次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团队管理出现问题时,他不是去指责别人,而是会照镜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会通过自省,反思自己的问题。


下属能力不行,是自己没有辅导。


执行力不够,是自己没有追过程。


人实在不行,那也是我自己招的,是我自己的问题,接下来要做人才画像, 选择对的人。


稻盛和夫就是“窗口-镜子”模式的人。他每天早上都会对镜子中的自己厉声呵斥:“你这个笨蛋!”然后又不由自主地说出反省的话,“神啊,对不起!”


对稻盛先生而言,这种每日的反省也是他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认为,反省自己,也是锻炼人格的一种修行。


你看,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思维模式的差距。


一个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会逐步走向强大。


而不会反思的管理者,是没有成长空间的,他也只会将团队带向平庸。


最后总结一下,提拔你,换掉你,从来都不看努力。而是看这3个方面:有没有结果,决定今天能不能活下去。有没有培养人才,决定了公司的未来。有没有“窗口--镜子”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潜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