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
(2019-10-23 08:03:26)
标签:
教育育儿 |
幼儿园积极开展户外活动,进行幼儿生存自护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幼儿园肩负着转变教师、家长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的重任。为了孩子能从“传授式”的消极安全知识教育提升为“体验式”的积极安全知识掌握,让我们从幼儿需要出发,积极开展户外活动;放开我们的双手,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翱翔,让幼儿从户外活动中培养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让幼儿从户外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自护;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生存、安全、健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可目前还有很多幼儿园却把它误解为幼儿在园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就好,忽视了幼儿的生存需要,忽视了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尤其是当前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对独生子女,家长更是珍爱有加,保护过度。
目前,我们有的幼儿园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家长更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孩子生存需要的关注。尤其是在乡镇及农村幼儿园,家长每天想看见的就是孩子在教室内乖乖的写字、做计算。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为了“安全”,很少开展户外活动,致使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停留在消极的说教、保护状态,生存教育出现缺失。造成幼儿安全意识弱,生存、自护、自理能力差,影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
为保障幼儿安全,对各种活动器械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教师能根据活动主题,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活动场地、活动用具,活动前进行场地、器械检查,设置好安全标志、警示语。
二、选择多种形式,开展各种预设主题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将预设的主题活动贯穿实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并注意挖掘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将主题活动不断的拓展、延伸、深入。
我认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单是安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安全应对能力的培养。在要求教师每周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记录的基础上,还要克服以往那种“怕事”的心态,带领孩子积极开展户外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开展预设主题教育活动“小司机”、“运粮食”、“打雷下雨时”等活动,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积极的安全应对能力。
前一篇:冷静处理孩子们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后一篇:给小调皮多一点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