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话养生

标签:
健康 |
分类: 营养健康养生 |
时至今日,冬季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冬季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稍不注意,有些疾病就会随着冬季的降临而无情地侵入我们的身体。面对这一个寒冷、萧杀的季节,我们该如何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度过呢?请随笔者一起来说说冬季养生的那些事儿吧!
一、冬季养生方法
冬季养生的方法不少,最主要的是要注重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精神养生和运动养生。
1、
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是增加热量。在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可保持在平均需要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提高糖类和脂肪的摄取量来保证。藕、白木耳、芝麻、核桃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冬季宜多食热粥,如民间的赤豆粥及“腊八粥”。热粥易消化吸收,有增加热量、补充营养的功能。
另外,民间有一些妙方,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谚语,就颇有养生的学问。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
2、起居养生
我们要坚持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吐旧纳新。这对于体质相对较差的老人、儿童而言尤其重要。研究资料已表明:冬季清晨地面上的空气污染最严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等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有害气体才能向空中散去。
冬天还是心脏病、高血压的高发季节,这与气候转冷、血脉收缩有关。因此,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特别是要避免过早的晨练。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看护和观察,发现呼吸、脉搏异常应采取措施及时救治。
3、精神养生
冬季精神养生的原则是:宁静为本。每到冬季,对于心情不好特别是对有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人大多会产生悲伤、郁闷的情绪,出现全身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失眠等问题,导致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因此,这个时期,这些人要注意调摄精神。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我们的祖先就提到了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含而不露,处事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
4、运动养生
要坚持适度锻炼。经常锻炼可增强体质并提高防寒抗病能力。因为,适当的锻炼,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适应寒冷的刺激。研究表明,人体化解血栓的能力早晨最低,傍晚最高。若将健身运动安排在傍晚,可使人的免疫能力达到最佳状态。
有抑郁症的人需要增加户外活动及日光照射的时间。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或运动,对防治抑郁、调节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二、冬季养生注意
冬三月,阴盛阳衰,是四季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寒冷、干燥,自然界的生物都进入了封藏、冬眠状态,以蓄养其生命的活力,人体的阳气也随之潜伏于内,中医称之为“养藏”。所谓的阳气是指体内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
冬季养生应该做到“无扰乎阳”,也就是不要损害人体的阳气,以使阴阳相对平衡,促进身体健康。具体而言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冬季饮食宜温热。冬季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类与豆制品等。早晨外出时,宜先喝些牛奶、豆浆、红枣粥等以暖和身体。
2、
中医认为,头部与背部为督脉经循行之部位,更是阳中之阳。冬季风寒最易通过头部、背部侵入人体,诱发肺部感染等疾病。所以要特别重视头、背部的保暖,以免阳气受损。
3、
冬日气候寒冷,避室应温暖防风,一般宜保持在 18℃以上。气温骤降和寒流过境时,老年人与体弱多病者,最好减少外出。若要外出则应做好保暖防护。
4、谨慎洗澡
洗澡能够清洁皮肤,促进新陈代谢。但老年人与体弱多病者,若洗澡太勤,又不注意保暖,易诱发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建议: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冬季洗澡一般每周一次。
三、冬季养生误区
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下,人们注重养生保健,但有一些养生做法却是错误的。现列举如下:
1、
嘴唇干燥不舒服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用舌头去舔,结果是越舔越干,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引起口唇皮肤粗糙变厚,嘴唇肿胀,形成医学上的“舌舔皮炎”。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黏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类物质,在舔嘴唇时,犹如在嘴唇上抹了一层糨糊,水分蒸发完毕,这层糨糊发生干缩,于是感觉更干燥,甚至造成破裂流血。
正确的作法是:补充足量的水分,并摄入适量的新鲜蔬菜、水果。
2、全武装,防冻疮
有些人爱长冻疮,以为是天气冷、衣服鞋帽穿戴少了的缘故,所以还没有到冬天,就裹得严严实实。殊不知,这样做会削弱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运动受限,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反倒更容易长冻疮。
正确的作法是:衣物适当,多进行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用热水泡足等。
3、戴口罩,护气道
寒冬时节,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很多,有些人以为这是冷空气伤了肺,所以他们外出时常常戴一个大口罩。其实,人的鼻腔及整个呼吸道均覆盖着黏膜,其下又有微血管。冷空气经过鼻腔到达肺组织时,经过一系列腔道的预热和升温,已接近人体的体温,所以按理不会对呼吸道有很大的刺激。戴口罩只能对面颊部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4、
喝烈性酒后,由于外周血管内的微血管广泛扩张,热量通过皮肤向外散发,所以人们会感觉到皮肤很温暖。但是酒精毕竟不同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它产生不了多少热量,所以喝完酒后,由于机体这种不正常的散热会使热量大量丢失,温和的感觉最终会被寒冷所代替。
冬季到,来养生,一饮食,二起居,三精神,四运动,注意到,保暖好,慎洗澡,身体好!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Q
邮箱:julials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