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播州无为生
播州无为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1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的高级需求是精神需求-(原创)

(2007-09-13 17:12:00)
标签:

杂谈

    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整理分类,将其分为五类:

    1、生理需要;

    2、安全与保障需要;

    3、爱与归属需要;

    4、被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人类的需求是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发展的;換言之,就是从生物本能的需要、物质的需要向精神需要的层面上升。马斯洛的这个分类,揭示了人类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五种需要的特征实际上也就是人类追求目标的五个层级。

    “生理需要”包括维持生存的一切物质资料及延续种族的需要,它是人最本能的、与动物非本质区别的基本需要。

    “安全与保障需要”实际上是“生理需要”的延伸。并沒有在第一种需要的基础上有本质的升华,它仍然是基于基本生存条件的、物质占有的需要。人对需要的追求,如果仅止于这一层面,那么,当真可以“绝智弃圣”,人类的最高社会形态也可能就止于原始社会了.

    精神需要既是人类追求的生命质量,又是人类普遍的价值取向。试想,如果人类的需要只满足于低级的、本能的物质需要,人类岂不至今还在蒙昧中徘徊?

    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它的社会性。这一属性,注定了人渴望在团体和家庭中有自己的位置,渴望某个群体的认同与接纳。"归属感,爱与被爱(动物只有性沒有爱)"的感觉,让人类高度趋同、高度社会化。

    因为有被尊重的需要(包括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人,十分看重地位、声望、荣誉、威信等外界较高评价的获得与人格魅力的修炼,这一需要的满足净化了人的心灵,提高了人的质量;这一需要的满足还可以获得一种自信的情感,使人们觉得自己在世上有价值,自己是必不可少的,能为别人所需要,从而激励个体不断进取、提升,以其标杆的作用带动群体共同升华。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精神需要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也就是一个人使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至,成为自己所能够成为的那种最独特的个体,使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最大化。

    一个人在其他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便开始凸显。因而,人类历史上才会不断涌现那么多杰出的人物(正面的或反面的)。

    这种需要有时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遏制,有的人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有的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这一需要的满足

    人类的这五种需要,是一种金字塔形状的结构.越到上面越小.

    当芸芸众生获得了"归属感与爱的感觉",也即融入了某个人群之后,就获得了终极需要,大多放弃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在我们的周围,仅满足于低层次物质需要的人并不鲜见.--当然,这本来就是人类一种固有的需求模式.

    总之,人类的高级需求是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也是人类追求进步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