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教学设计——《惊弓之鸟》

(2016-12-27 21:26:21)
标签:

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教学设计——《惊弓之鸟》

宝塔区冯庄学校语文课题组  杜方云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懂得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

【教学用具】

 课件《惊弓之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

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

2.同学们,是谁有这样的本事,了解到那只鸟连听到弓箭的声音都害怕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10课,齐读课题《10惊弓之鸟》。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

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②“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

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

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

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就不仅证明你理解了,而且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怎样读的得有感情呢?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直掉下来”:↘↓。)(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

4)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

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

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á”,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3.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二)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讨论: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哪些是更羸听到和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

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学习“惨”。(从竖心旁分析字义),注意读准平舌音。

②哪些句子讲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

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

学习生字;愈(古时候愈是有个病字头的,是指病好了。课文中的“愈合”指伤口长好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失群”的意思:这里的“失”可以用上文中的哪一个词来理解?(“离开”)“群”字呢?(“同伴”)看字形能不能说出它的意思?(形声字,形旁是羊字旁,羊喜欢成群地在一起。)

③根据这样的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受过箭伤的孤单失群的鸟。)

④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更羸又做了怎样的分析,要怎样做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

  伤口裂开

  往高处飞↗∣

  心里害怕↗  

  板书:                           听到弦响↗      

  掉了下来

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分析思考的过程?(先分说,后总说。)

⑤更羸得出结论,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

板书:不用箭只拉弦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更羸创造了奇迹。

⑥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背诵第九自然段。

4.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强调了“有名”和“能手”)

理解“能手”的意思: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称作“能手”。织布技术特别熟练的人,我们称他为—“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就称为“种菜能手”。射箭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为“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大家都知道他。

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2.是不是因为更羸射箭射得特别准,所以才大雁落下来的呢?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象,而且能对观察到的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魏王听了更羸的话,还会对更羸说什么?

三、练习。

1.看一看,组词语。

 愈(    愉(    偷(  

 喻(    榆(    渝(  

2.找近义词。

 本事——          孤单——

 能手——          悲惨——

3.择合适的关联词。

不是……是……   只要……就……   一……就……

①它(   )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   )拼命往高处飞。

②(   )我本事大,(   )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③(   )拉一下弓,这大雁(   )能掉下来。

四、探究活动。        

受过伤的大雁听到弓箭的响声就变得惊慌失措,掉了下来。你有没有遇到过或听到过类似的事情呢?开个小小交流会,谈一谈,人在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应如何克服恐惧?

板书设计:

18、惊弓之鸟

  观察:                 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往高处飞↗│

  心里害怕↗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听到弦响↗掉了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