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反思
(2015-05-08 09:26:13)
标签:
育儿 |
分类: 科学教学反思 |
本课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养蚕方法。对蚕的生活习性也有一定的研究。学生基本了解了蚕的一生。
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观察方法。会测量、会记录。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反思。
在蚕卵的孵化过程中,学生的研究热情最高。由于是刚刚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深入。等待孵出与孵出时的喜悦,都在学生的日记中得到充分反映。从蚕卵获得的途径。蚕卵的形状,蚕卵的大小,第一条蚕宝宝孵化出来的日子。学生记录得也较详细。
在成蚕研究过程中,由于学生跟踪研究的时间较长。而蚕的变化又不大,蚕每天吃桑叶的数量由先前的半片不到增加到2-3片。蚕越来越能吃,常常掏出零花钱为它买桑叶。粪便也越来越多,每天得为他当清洁工,清理粪便。再加上平时成蚕比较熟悉,于是,学生的研究热情有所下降。学生对蚕茧的研究比较投入。尤其是抽丝。
起先,不知道怎么抽丝。在老师没教之前,学生充满了好奇,借助电脑,他们就按电脑中的方法去抽,果然抽出了丝。后来,我在课上讲了抽丝的方法,要学生按照我教的方法,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抽丝。同学们听了,心里也挺矛盾的。如果按老师说的,去抽丝,他们的蚕宝宝就不能变成蚕蛾了。大家都不愿意。后来,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人们养蚕宝宝是为了什么?学生才同意抽。可见学生心底的那一份善良。通过实践,学生终于抽出了丝。但从他们的劳动成果来看,学生抽的丝并不长,可见在操作方法上还有待改进。
在经验交流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投入。但是,不少同学是初次上台表演,显得比较紧张。但每个人都在课中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