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是小小志愿者》教案

(2015-03-27 14:59:33)
标签:

情感

分类: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二单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单元目标:

1、 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视人群的关怀。

2、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单元重点:

对弱视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单元难点:

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单元活动准备

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查阅的资料。教师平常收集的资料等。

单元实践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单元教材分析:

4、给福利院送去笑声,突出“爱心之家”这一主题。5、同行蓝天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同一片蓝天下的残疾人朋友。6、我是绿色,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 

课时安排6课时

 

 

 

 

 

 

4、给福利院送去笑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社会福利机构,体会社会对孤寡老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量帮助他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为别人带去欢乐、奉献爱心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社会福利机构,体会社会对孤寡老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为别人带去欢乐、奉献爱心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可走访福利院收集一些图片或文字信息;收集有关老人节的资料。

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把欢乐送给他们”的社会时间活动、“爱心小天使”评比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爱心之家

教学目标

了解社会福利机构,体会社会对孤寡老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福利院的图片。

2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对福利院有哪些了解?(学生展示资料)

3介绍福利院。

4、揭示课题。给福利院送去笑声。(板书)

二、看图感悟

1看图,了解那些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在福利院的生活情况,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这些照片真实的体现了家的温馨、家的快乐,表现了老人幸福的晚年生活和福利院的孩子们也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

3是谁使爷爷奶奶能安享晚年,使无家可归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快乐生活的?

小结:社会福利机构是爱心之家,它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让残疾人得到细心的照顾,让原本无人疼爱的孤儿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4你知道在生活的地方还有哪些福利机构吗?你对这些机构有些什么了解呢?

5、学生展示资料。

(1) 学生展示资料。

(2) 教师小结: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机构。福利院、儿童村、老人公寓、敬老院、救助站等均属于社会福利机构。

6总结延伸:

爱有很多种方式。有时是温柔的问候,节日的祝福;有时,爱是坦诚的给予,感恩的接受;爱是用真诚的心去温暖世界。虽然我们不能像福利院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去照顾爷爷奶奶们,但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情,课下请同学们为爷爷奶奶们制作一份贺卡,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4、给福利院送去笑声

爱心之家

爱是温柔的问候,节日的祝福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把欢乐送给他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量帮助他们。

2、感受为别人带去欢乐、奉献爱心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中识标志,激发情感

1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营造爱意浓浓的氛围。

2出示“中国青年自愿者”的标志。

3提问:

你认识这个标志吗?你曾在哪见过?知道它所表达的含义吗?

4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她标志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友爱之手,奉献出一片爱心,表达了“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志愿者主题。

5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你会想到社会上有哪些人最需要人们伸出支援的手,奉献爱心?

二、把快乐送给他们

1、师:爱是人间最美丽的语言,爱是你我无私的奉献。今天让我们走进“爱心之家”——福利院,去体味那里浓浓的爱意,让别人感受到生活因为有了你而更加美好。

2、播放课件(少先队员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与福利院的小朋友谈心,为他们送去新书等内容)说说看了课件的感受,想说点什么?

3、看图,说说书本上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4、讨论:福利机构是爱心之家,那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又能为

福利院的老人、小朋友做些什么?

5、看图,了解重阳节。

小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1988年,我国将这一天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到2006年已有18个年头了。

6生共同交流各国老人节的资料。

小结:其实尊老不光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其他国家也有老人节。如:美国的祖父母节,加拿大笑节,智利的老人节、老人周等。尊老以成为全世界的一个节日。1991年,根据第4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第106号决议,每年的101日为国际老人节。国际老人节如今以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官方老人节。

7、分小组制订“送笑声,献爱心”计划方案。

8、各组长汇报制订的计划具体内容。

三、拓展:小志愿者在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到福利院去开展计划好的活动,为福利院的老人、小朋友送欢笑、献爱心。

2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每人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4、给福利院送去笑声

把欢乐送给他们

帮助老人打扫卫生  陪老人聊天

 

 

 

 

 

 

同行蓝天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2、体会社会对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关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树立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关注残疾人

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
学生回答后归纳: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残疾的人。
问: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能讲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二、体验活动。
1、虽然同学们可能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将学生分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
2、记录感受。
在每个学生都轮流体验后,教师播放残疾人生活的短片让每个同学都体验残疾人的感受,并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
3、小结:我们都要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三、探讨活动

1、师:我国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助残日,每年的这一天,全社会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助残日这一天自己所在的社区都进行了哪些助残活动吗?
    2、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助残日活动是帮助残疾人的一个有效形式,但是,关爱残疾人不是靠一朝一夕的活动来完成的,更不能过了助残日就忘记了。我们所有的健康人都应当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
    3、小组探究。
    教师引导:全社会都应当帮助残疾人,那么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小学生平时能够为残疾人做的情。
    4、全班交流。
    四、总结

我们所有的健康人都应当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
    板书设计

同行蓝天下

 

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很不方便 我们要关心、帮助他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特别的关爱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2、体会社会对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关心。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说说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板书、提示课题。

    二、讲解新知,了解内容。
     1、让我走近你。
     说说肢残人、聋哑人、盲人……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教师讲解社会上一些帮助残疾人的事例,说一说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2、我们为你喝彩。

1、知道为了方便老、弱、病、残者的生活,国家和社会采取了很多措施,修建了许多公益设施,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2、学会用爱的眼睛去观察,知道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无处不在。

学习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人令人敬佩?

3、关爱无处不在。
    、说说你所知道的对老弱、等人提供方便的地方。
    、教师结合讲授课文内容。
    、说一说国家的各种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4、布置活动:
    、成立我们的爱心小分队,参加爱心行动。
    、写一份爱心倡议书,制定好爱心计划。
    、利用休息日进行爱心活动。
    、写好爱心日记。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进行进行调查活动:在我们周围有没有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学儿童,特困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困难。

板书设计:

                      5、 同行蓝天下

特别的关爱  关爱无处不在

 

 

 

 

 

 

 

 

 

 

6、我是绿色小天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的环境问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的环境问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近生活,揭示环境污染的现状

1、观看动画,渗透教育。(播放课件)观看一组环保公益广告宣传动画片,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主要环境污染。

2、学生交流课前调查“身边的环境状况”。

3、观看有关污染的录像资料。汇集典型环境公害事件、数据、图表,凸现水污染、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高度关注,主体参与该问题研究。

4、小结:在许多地方,人们原来拥有的是美丽的土地,但现在却不得不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挣扎。

活动二:讨论交流,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1、讨论各种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2、用自己身边的事例说说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播放课件)出示一组调查数据,揭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3、学生交流感受。请大家说说看了这些调查数据,此刻的心情怎样?你还想到了什么? 

活动三:故事强化,感知环保人士的努力

1、教师讲述有关环保小故事。

2、讨论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体会环保人士的心愿。

实话实说。小组交流:

1、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得怎样?

2、保护环境跟我们小学生有关吗?

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的不错,希望下次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

 

6、我是绿色小天使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的环境问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活动:创设情境,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1、学习有关资料,了解环保纪念日。(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2、了解环保监督热线电话。

3、知道垃圾要分类存放以及分类存放的好处。

4、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

5、认识“可回收”标志。

6、设计环保宣传口号。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3)捡起一片纸,美丽小天使!

(4)让鸟类自由生息!

7、为自己所居住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一条合理建议等。

活动:合作实践。保护环境小队在行动

1、讨论:我们小学生能为保护绿色环境做些什么?可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2、小组合作,制订班级《绿色行动宣言》。

3、举行宣誓仪式,全班同学宣誓、签名。

4、以红领巾小队为单位,成立“环保小队”,开展“红领巾环保一条街(回收废品)活动。

小结:

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学会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板书设计:

6、我是绿色小天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