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认识固体》教案
(2014-03-24 16:33:21)分类: 科学教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
2、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的性质。
难点: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
教学准备:
瓶子、铅笔盒、杯子、水、勺子、牙膏、胶水、涂改液、牙刷、石块、螺帽、玻璃、橡皮、米、各种豆子、锺子、擀面杖、黄豆、玉米粉、绿豆、天平、量杯、筛子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大家看,今天我给大家都带来了哪些物品?
(学生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师:请大家把这些物品按固体、液体分类。
3、学生活动。①往水里加面粉,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②往牙刷上挤点牙膏。(师强调面糊和牙膏只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二、用多种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1、师:在三年级上学期我们曾经观察过水,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用哪些感官来认识它的?(生:看、闻、尝、听、摸)
2、师:下面我们就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研究石块、螺帽、玻璃、橡皮的性质。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研究的结果。
5、师小结。
三、了解固体间存在硬度差异
1、师: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的桌面上都有什么?
2、师:请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把这些固体弄碎,并根据弄碎的难易程度给它们排序。把排序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3、学生进行实验。
4、汇报排序结果。
板书设计:
1、
根据硬度排序:石块、螺帽、玻璃、橡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固体混合和分离的现象
1、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固体混合和分离的现象?
2、师演示:糖拌花生米混合及分离的现象。
3、提问: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4、师小结。
二、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变化情况
1、师出示:黄豆、玉米粉、绿豆三种物体,同时将这三种物体放到天平上称一下。请学生记下各个物体的重量。
2、师:请大家预测一下,假如老师将这三种物体混合在一起重量会怎么样?(生:预测)
3、师:将三种物体放在天平的称,学生记下克数,然后请学生将原先称得的三种物体的克数相加,看结果与老师称的克数是否一致。
4、师小结:固体混合后重量没有变化。
5、师:用量简将黄豆、玉米粉、绿豆测一下,分别记下各自的毫升。
6、学生预测,三种物体混合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7、师演示实验。
8、师小结:固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化。
三、学会分离混合固体的方法
1、师:请大家用桌上的筛子把两种颗粒大小不等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2、学生分组实验。
3、师简单小结:并提醒学生将桌面,地面收拾干净。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学反馈:在本课的学习当中,我加入了适当的课堂检验,分别以判断,填空,连线三组题型展现,并且改变了以往的模式,我以抢答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己选题,然后小组探讨,最后汇报,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以后我会经常更新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固体混合后重量没有变化。
固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