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2018-11-03 12:21:15)
标签:

杂谈

分类: 黄浦区
黄浦区 茂名南路58号
法国总会 锦江俱乐部 花园饭店  法国总会建于1926年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112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上海花园饭店

 古典高雅与豪华舒适于一体。花园饭店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茂名南路58号。由世界知名的大仓(OKURA)饭店集团管理。酒店毗邻繁华的淮海路,优越的地理位置令宾客尽享商务、旅游、购物、交通之便捷。是一个古典高雅与豪华舒适于一体的现代化五星级宾馆。

花园饭店的法国总会所处位置:东起茂名南路、西到陕西南路、南自淮海中路,北至长乐路的四方形地块。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花园饭店里的原法国总会远景

       花园饭店的组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1926年建成的法国总会建筑, 现为花园饭店裙楼,二是法国总会建筑身后(北面)的,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34层(含地下一层)的高层建筑,现为花园饭店主楼。三是位于法国总会建筑的南面, 有一个有近20个网球场那么大, 近3万平方米的草坪花园。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112

       法国总会的由来。概括:德国侨民乡村俱乐部 俱乐部被法国没收公董局出售地块法商建凡尔登花园和法国总会大厦。详情如下:

       茂名南路该处,原是建于1904年的德国侨民乡村俱乐部,占地33亩,有德国式小别墅,花园内有草顶圆亭,竹制小桥

     1903年,由冯•都林和莱墨斯等沪德国侨民发起,在集资购买了这里的33亩土地。由德籍著名建筑师倍高设计,第二年1904年建成德国乡村俱乐部,设有网球场、槌球场、草地滚球场和上海第一个露天溜冰场(1906年建)

      1917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法租界公董局将德国乡村俱乐部没收,并改其名。先叫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公共花园,园门开在霞飞路474号;后又改为凡尔登花园(凡尔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法交战最激烈之地,后来法军战胜,故法国人引以为荣)

      1925年法租界公董局又将此33亩地一分为二,

     33亩地)中的茂名南路西部,靠近陕西南路上的一块卖给沙逊的华懋地产。于1925年造起了二层法国式花园里弄住宅,仍称之为凡尔登花园(又名长乐村)。(请点击我的博文:上海 陕西南路 凡尔登花园)

     33亩地东部靠茂名南路淮海路的这一片房产(据说是卖给了来上海淘金的法国退伍军人拉白利斯),于1925-1926年,在此建造了具有法国宫廷式建筑风格的法国总会大厦。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前,现为裙楼)与34层高层后,现为主楼珠联璧合,

这两建筑与3万平方米大草坪构成花园饭店

        新建的34层主楼, 是1984年由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日本最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证券公司之一)投资1.28亿美元,兴建的34层楼高的饭店,同时也保持了法国总会建筑原貌,1989年竣工,取名为花园饭店。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近3万平方米的花园里的圆穹顶亭
     这亭子是于50年代仿造的, 现经常有新人来花园饭店在草坪上举办婚礼,以圆穹顶亭做为背景,很有西式婚礼的感觉。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上图,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总会, 下图现在的法国总会

     建筑特色。法国总会散发着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气息的建筑。

     南立面中央是挑出的半园型雨棚。南立面中央和两端均突出圆形立面,形成弧形立面,

    底层为仿粗石拱券门、窗,二层两侧为爱奥尼柱式柱廊, 立有五根伟岸的科林斯立柱(柱顶科林斯风格的装饰) 

   中央屋顶为平屋面,四周围以水泥栏杆,形成屋顶花园。 中央屋顶还建有瞭望亭两座(据悉在1949年后,因建筑产生了沉降,为减轻建筑重量,瞭望亭现已被拆除)。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西侧(图左侧),法国总会东侧(图右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历史沿革。1925年法公董局开始在此建造法国总会。于1926年完工。20年代~30年代,作为法国俱乐部使用。法国总会以董事会为组织形式,从1926~1942年,一直由法国人掌权。它的服务对象是英、法等国的侨民。

      上世纪四十年代历史沿革。1942年6月,日本人以征用的名义接收了总会,作为日本占领军司令部的一部分。1945年,因日本人投降,法国人于年底重新获得该总会,底层增设酒吧间、餐厅。抗战胜利后,二楼全部包给美军,作为美军官佐俱乐部聚会场所,后归还法侨,改名上海体育运动总会。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南立面中央中间入口,是挑出的半园型雨棚,中央和两端均突出圆形立面,形成弧形立面

       上世纪49年-70年代历史沿革1951年3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该处改为运动场公园,1952年更为淮海运动场。1953年底,房产由市政府设为上海市立体育馆(外场),1954年1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将其接管,划归政协作为市文化俱乐部。1960年7月,划归上海锦江饭店管理,变为锦江俱乐部。又称“小锦江”(因锦江饭店与其只有一街之隔)。出入者多为国内外政要。

      上世纪70年代-至今历史沿革。1979年12月改名锦江俱乐部,对外宾、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开放。1984年由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投资,增建的34层的高层建筑于1989年竣工。同时也保持了法国总会建筑原貌,改建为大堂、咖啡厅、多功能宴会厅及商务中心,34层楼现为花园饭店主楼,法国总会现为花园饭店裙楼。1990年3月20日:花园饭店(上海)正式开业, 对外开放营业。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南立面中央中间入口,是挑出的半园型雨棚,中央和两端均突出圆形立面,形成弧形立面   

      法国人遗留在上海的珍珠。有人赞叹道,它像是一颗法国人遗留在上海的珍珠,外貌精美、装饰华丽,工艺细巧。

      这座朝南的二层建筑米白色的外墙,立面对称,流畅的线条在中间入口处呈弧形突出,底层为仿粗石拱门券窗,墙上立有装饰性山墙花;外墙多用券窗,檐下为木制牛腿。二楼的两侧为爱奥龙式柱廊,属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新古典主义式。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南立面中央中间入口,是挑出的半园型雨棚,中央和两端均突出圆形立面,形成弧形立面

      得以保留的法国总会建筑80年代末,日本人来上海投资当时紧缺的涉外宾馆,一眼就看中这个地方,要求草坪保留,并且在设计大楼(现34层主楼)时,特意把原来法国总会的前面部分保留下来。

      法国总会现成为花园饭店的裙楼,入口、大堂、中庭和大小宴会厅、商务中心、酒吧等都设在这里。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西侧,底层为仿粗石拱券门、窗,二层两侧为爱奥尼柱式柱廊

       史记:1959年4月2~5日,中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部分小组在锦江俱乐部(即原法国总会)召开讨论会议,毛下榻于该楼206套房;晚上,中央领导都到这里来跳舞。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东侧,底层为仿粗石拱券门、窗,二层两侧为爱奥尼柱式柱廊

      史记:上世纪60年代上海的西郊宾馆“414”没有落成前,毛来上海,总在这里休息。毛还曾在这里接见过英国将军蒙哥马利;古巴首任驻华大使在二楼举行向宋庆龄副主席呈递国书仪式等。

      1990年花园饭店开业后,接待了许多国家级首脑人物,如美国前总统布什等,尤其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每次到上海,必定要住花园饭店。科尔(德国前总理)、科克(荷兰首相)和村山富市(日本第81任首相)等政府首脑都在此住过。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大堂内景

       金色大厅。建筑内部采用了当时巴黎最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从大门进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用金色马赛克精心嵌成的大厅。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大堂内景   
 
        金色大厅。《上海——冒险家的乐园》作者爱狄米勒曾写下这么一段话:“法国总会的一切都很意识化,从建筑,从装饰,并且门内的空气与门外完全不同,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包裹着一种氤氲之气,灯光照射在一缕缕的烟气上,幻为奇彩,真比锦霞还要好看……”。

以下为部分的国总会的历史老照片, 请欣赏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右后方背景是峻岭公寓(建于1934年,现锦江饭店)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  法国总会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1949年茂名南路58号法国总会草坪上,洋人在打网球,
右后方背景是峻岭公寓(建于1934年,现锦江饭店)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法国总会鸟瞰图,其平面为丁字形,坐北朝南

       屋顶花园。屋顶为平屋面,四周围以水泥栏杆,形成屋顶花园中央屋顶还建有瞭望亭两座。80年代末,日本人来上海投资设计大楼(现34层主楼)时,特意把原来法国总会的前面部分保留下来。

上海.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花园饭店↑  法国总会
       上海曾经先后有过两个法国总会。
       第一个:现在南昌路和雁荡路之交,有个建于1917年“科学会堂”。这里就是上海的第一个法国总会所在地。1926年这里的法国总会迁出。 迁入茂名南路58号的法国总会。1949年后收归国有,现为上海市科协的办公地点。
      第二个就是本文所述的茂名南路58号的法国总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