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2018-10-05 20:17:26)
标签:

杂谈

分类: 黄浦区
黄浦区  瑞金二路144号
孙中山最亲密的日本挚友 梅屋庄吉 旧居, 建于1929年前
住宅由南京国民政府提供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瑞金二路 144 号 梅屋庄吉在上海的寓所

       孙中山最亲密的挚友梅屋庄吉,1929年曾居住在绍兴路与瑞金二路交界处的瑞金二路 144 号(近绍兴公园)。
       瑞金二路 144 号建筑,紧靠瑞金二路沿街,被围墙包围。围墙和寓所间距小,难以拍照 现似为民居。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瑞金二路 144 号 梅屋庄吉上海寓所的外景

      梅屋庄吉上海寓所。 1929年5月底至6月初举行孙中山灵枢的奉安大典奉安大典后,梅屋回到上海。他数十年如一日,支持、援助中国革命,从未考虑过要得到回报。他对南京国民政府为自己提供住宅,深感不安。不久,他在江湾路大东街25号(也有说是65号)购置一处住宅,随即迁出金神父路(即现在的瑞金二路)144号。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1913年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夫妇合照

       梅屋庄吉(1868—1934)简介。日本长崎人,家庭富裕,崇尚维新,与孙中山一见如故,并承诺“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孙中山曾在庄吉和服短外褂的背面挥毫写下了“贤母”二字,赞颂梅屋庄吉夫妇像慈母一样不求任何回报地支援中国革命。
      点击:梅屋庄吉 生平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孙中山与梅屋庄吉                                                                          
       孙文与梅屋,生死与共的友人。1895年3月的一天,在孙文的导师和救命恩人、英国人康德黎博士(请点击:康德黎),将一位正在香港经营照相馆的日本青年梅屋庄吉介绍给了孙中山。两天后孙中山到香港中环大马路二十八号梅屋照相馆拜访梅屋庄吉,将自己的革命理念和盘托出。“从康德黎博士那里得知你热爱中国,心系亚洲未来。今日一见,果然是位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孙文以此作为开场白。

两人畅谈中国、亚洲和世界大事,感到相见恨晚。梅屋庄吉当即许下了一生的诺言:“君举兵,我以财政相助。”当时孙中山29岁,梅屋庄吉27岁。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孙中山题写“贤母”、“同仁”给梅屋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孙中山题写“贤母““同仁”。孙中山为有一位始终与自己共鸣的“同仁”而欣慰,他题写“贤母”、“同仁”给梅屋,梅屋称孙中山为“生死与共的友人” ,他们之间的友谊长达三十多年。

梅屋庄吉用自己的一生,兑现了这句誓言。他后来开设了电影公司,生意非常成功,但他把大笔利润,都送给了孙中山。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援助孙中山领导革命活动的经费,折合现在币值达十亿多日元。

       请点击:梅屋庄吉对孙中山承诺:君举兵,我以财政相助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梅屋庄吉用家中最后一笔钱,铸造了4尊孙中山全身铜像,赠给中国 

孙中山去世后,经济上已经不富裕的梅屋庄吉,把家里最后一笔钱拿出来,为孙中山铸造铜像,并亲自护送第一尊铜像来到中国。不久,恰逢孙中山灵柩从北京迁往南京下葬,梅屋庄吉参加了整个迁葬过程,铜像亦被安放在中山陵。祭陵后梅屋回到上海,3月25日梅屋又偕夫人、女儿赴南京,正式拜见国民政府的要员。国民政府派典礼局的刘友敬专程到上海迎接并陪同梅屋一家赴南京。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梅屋庄吉与家人护送孙中山铜像到中国,与蒋介石、宋美龄合影

1928年底,第一尊铜像铸成竣工,梅屋庄吉决定亲自护送铜像到中国,1929年 2月28日梅屋偕夫人德子、女儿千势子及随员在神户乘“伏见丸”护送孙中山铜像到中国,日本的《东京每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相继报道了这个消息。国民政府对梅屋庄吉倾其所有铸造孙中山铜像表示敬意和欢迎,对梅屋亲自护送铜像来华给予了极大的礼遇。 

 随后,又有3尊铜像运抵中国,梅屋庄吉将第2尊铜像赠予广州黄埔军校,第3尊铜像赠予广州中山大学,第4尊铜像赠予中山县孙中山故居(在抗战时期移至澳门国父纪念馆)。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瑞金二路 144 号 梅屋庄吉上海寓所山墙上的边门

梅屋庄吉之遗嘱将故友孙中山安葬之后,梅屋庄吉决定筹资拍摄一部电影《大孙文》。遗憾的是,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中日关系恶化,这部电影的拍摄计划最终被迫放弃。此时的梅屋庄吉,四处奔走,试图通过各种关系说服日本政府停止侵华。

1934 年11月16日,梅屋庄吉去见外相广田弘毅时,昏倒在火车站,7天后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留下“吾人为中国革命所作之一切,均是为恪守与孙中山之盟约”,“与此有关之日记、书信等,概勿外传”的遗嘱。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梅屋庄吉铜像, 位于上海绍兴路62号的绍兴公园

 该公园与瑞金二路 144 号梅屋庄吉上海寓所很近,相距300多米。公园里有日本长崎县向上海市赠送的梅屋庄吉铜像。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上海绍兴公园内的梅屋庄吉铜像

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日本长崎县向上海市赠送了梅屋庄吉铜像,上海方面于4日在上海绍兴公园举行了揭幕仪式。梅屋庄吉铜像高2米,由长崎县雕刻家山崎和国创作。长崎县知事中村法道出席了揭幕仪式。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绍兴公园内的梅屋庄吉铜像的铭牌

梅屋庄吉铜像的铭牌,介绍了梅屋庄吉与孙中山及其中国的关系, 文中说到梅屋庄吉曾居住瑞金二路 144 号。


上海.瑞金二路.梅屋庄吉旧居                                      ↑  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夫妇的铜像

 中日互赠梅屋铜像。2011年9月3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赠送给日本长崎县的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夫妇的铜像在日本长崎亮相。

超越国界的友情和坚守终生的承诺,却成为了尘封的历史1895年3月,27岁的梅屋庄吉对29岁的兄长孙中山做出了郑重承诺。“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此后,梅屋庄吉用自己的一生兑现了这个诺言。他倾其所有支持和资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甚至不惜出售公司股票。孙中山病逝之后,梅屋庄吉又耗尽为妻女准备的保障金,打造了4尊孙中山铜像,现在分别位于南京新街口街头、广州中山大学、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和澳门国父纪念馆。

然而,就是这么一段超越国界的友情、这么一个坚守终生的承诺,却成为了尘封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人大多对梅屋庄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全然不知。因为,梅屋后人谨记他的遗言:“我参加孙中山的革命,是与他有过盟约的,这一切不能外传“。请点击:专访梅屋庄吉曾外孙女小坂文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