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 瑞金二路118号 瑞金宾馆(3-3)
“上海之根” 淡井庙之遗迹 四角亭
淡水井
↑ 四角亭是宋代淡井庙遗迹, 位于瑞金宾馆大草坪西侧
本文将讲述与瑞金宾馆相关联的宋代遗迹:四角亭,淡水井,淡水村,淡井庙。
在瑞金宾馆大草坪的西侧,有一个中式四角亭,有木栅栏,还有两个石象柱,也就是史载的“淡井庙”局部遗址。有说,四角立石柱亭、大象面石雕像等,不是宋代原物,很可能是在清代翻修时所添。
↑
瑞金宾馆内“淡井庙”遗迹:中式四角亭,尖顶黑瓦显古意,两边是一对“大象面石雕像”
瑞金宾馆与“淡井庙”的关系。历史上的“淡井庙”(庙址位于今永嘉路12弄)与后建的瑞金宾馆仅一墙之隔。1927年,英国冒险家、跑马总会董事马立斯出资建造了英国庄园式别墅(今瑞金宾馆),将“淡井庙”一部分圈入别墅内(即现今遗址发现处),使得“淡井庙”部分遗迹(淡井庙的四角亭,淡水井)得以保留至今。
↑ 亭子前,两边是傲然相视的一对“大象面石雕像”
淡水井和淡水村的由来。宋代时期由于上海靠海,水质偏咸。因此要在上海打出一口淡水井,颇费精力,几经周折,最后终于在现今瑞金南路永嘉路(永嘉路12弄)附近觅得了淡水井源,百姓并在此周围建村落户,“淡井村”因此得名。而第一口淡水井直至上世纪90年代前还能在永嘉路12弄的住户家里找到踪迹。
↑ 淡水村的遗迹淡水井,位于瑞金宾馆大草坪
↑
淡水井前竖立的铭牌
“淡井庙”的由来。宋代百姓在(现永嘉路12弄处,
和后来的瑞金宾馆近在咫尺)觅得淡水井且聚居而成淡井村(当年这里隶属华亭县),百姓修建淡井庙,以感水井滋养之恩。
“淡井庙”比现上海“城隍庙”早数百年。以后,因为“城隍老爷”曾被抬来巡查,夜宿于此,“淡井庙”被视作是“城隍行宫”。1292年,上海建县后,“淡井庙”就权作上海县城隍庙。因此,论资历,“淡井庙”比“城隍庙”(原上海南市的上海老城隍庙,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早数百年。
↑ 上世纪90年代“淡井庙”的照片,
该时庙已被瑞南小学(又名淡井庙小学)用作校舍,有着非常典型的庙宇风格
民国时期的淡井庙。1914年后,淡井庙所在的地区被辟为法租界,庙前开辟马路,弄堂房屋遂应运而生。淡井庙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庙中的香火又兴盛起来。1932年,主持慧德重建后殿未竣。1937年,由黄金荣、杜月笙等助成。1939年,翻建加高前殿;后主持谷声又续建。后殿为宫殿式木结构两层楼房。中有天井,两旁圆形拱门左右上刻“珠林”、“金地”,庙内有自求堂。庙后园内原有秦知柔(上海城隍的秦裕伯之祖)墓,久已废圯;有1株古银杏为秦知柔墓前旧物,49年时已枯,20世纪60年代除去。
↑
瑞金宾馆内“淡井庙”遗迹之一,中式四角亭
后记:在撰写本博文时, 欣阅新浪博友《金牛座的家园》的博文,
并用了两张图片和文字, 特此鸣谢!
请点击:《金牛座的家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