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 永嘉路371号-381号
田汉故居,南国艺术学校旧址
民居
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
永嘉路371号-381号沿街建筑近照,
是民国时期田汉创办的南国艺术学校旧址
原房主。陶祖潜(房主、房东)于1927年,造了这幢五开间二厢房二层楼房。
永嘉路371号-381号五开间,除房东自留一幢外,余下的都租给学校作校舍,于是弄堂口(即永嘉路371号)便成了南国艺术学院的大门,
现大门早已拆除。
↑
永嘉路371号,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时期的寓所
创立南国艺术学院。1928年3月,田汉与欧阳予倩影、徐悲鸿在在上海法租界西爱咸斯路(永嘉路)拉都路(襄阳南路)口(今永嘉路371-381号),创立了南国艺术学院并任院长。
1928年1月间南国艺术学院在《申报》上连登三天广告,末两句是:“凡欲参加吾等在野的艺术运动者集到兰旗下来”。兰是因为学院内到处兰草飘香自成风味,象征“南国”之名。
↑
永嘉路371号,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时期的寓所
当年“南国艺术学院”,这里既当教室又作宿舍,办了食堂。分电影、话剧、和绘画三个部门。请点击:关于民国时期的南国艺术学校
↑
永嘉路371号田汉故居,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原标牌
不可移动文物。2004年12月15日,徐汇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举行田汉寓所(
永嘉路371号)挂牌仪式。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
永嘉路371号-381号沿街近照,南国艺术学院旧址
现沿街为民居和商铺
学院经营和运行。南国艺术学院秉持的经营和组织,没有政府拨款,也没有资本市场的运营。他们唯一的来源是通过演出和学费来维持办学的经费和设备、校舍的建设。
↑
永嘉路371-381号,南国艺术学校旧址, 现标牌
南国艺术学院旧址(现永嘉路371-381号)于2011年12月被公布为“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请点击:田汉先生与南国艺术学院
↑ 1928年,部分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师生合影
教师名流。上图前排左起:唐叔明、左明、张惠灵、黄曼岛(马宁);后排左起:陈白尘、陈明中、陈凝秋、郑君里
(吴作人摄)。
南国艺术学院的教师,不乏名流,从招生简章所列的名单上可以得知,如徐悲鸿、洪深、欧阳予倩、陈子展、徐志摩等。
↑
田汉与安娥夫妇
田汉(1898—1968年)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于1920-1930年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
请点击一、田汉生平 ;
请点击二:国歌词作者田汉文革中被逼喝尿
↑
永嘉路371号-381号沿街建筑近照, 是南国艺术学校旧址, 现沿街为民居和商铺
田汉与安娥。安娥是大户人家的闺女,还是位才女。脍炙人口的《卖报歌》就是她写的词。“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1946年田汉与前妻林维中离婚,1948年田汉与安娥同赴解放区,从此厮守在一起。文革中田汉受到冲击,于1968年12月10日饱受折磨致死,安娥也被疑为王明苏修特务于1976年8月18日受迫害辞世。
请点击三:《安娥与田汉》一书
↑
从永嘉路371号弄口的过街楼, 进入永嘉路371号-381号弄内的建筑
↑
田汉最后一任妻子安娥
请点击百度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田汉的妻子是女间谍,曾专门被派来“勾搭”田汉!
↑ 永嘉路371号-381号弄内的建筑,
均为民居
名人辈出。南国艺术学院虽比不上法租界那些高级住宅,但是就在这所简陋的校舍里,培养出了不少著名的作家、画家、音乐家和演员,有郑君里、赵铭彝,还有陈白尘、吴作人、张曙等人。
其间发生过一件趣事,徐悲鸿的夫人蒋碧微反对他和“穷光蛋田汉来往”,所以最终徐悲鸿和田汉没有继续合作下去。不过,徐悲鸿始终关心着这所学校的进展。他所珍藏的伦勃朗的《戴着金色钢盔的人》的图片,一直悬挂在办公室兼图书室的墙上,直到学校停办为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