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娥与田汉》

(2017-12-03 17:21:30)
标签:

《安娥与田汉》

田大畏

王律

双凤山陵园

张式沅

分类: 我的收集藏品
《安娥与田汉》
             博事候
    《安娥与田汉》一书,王律、盛英等著,河北省双凤山革命陵园编。大众文艺出版社(北京)2008年9月出版,16开本,ISBN978-7-80171-965-2,定价32元。
《安娥与田汉》

《安娥与田汉》

《安娥与田汉》

《安娥与田汉》

《安娥与田汉》

《安娥与田汉》
        王律写的“前言”摘录:
                                《久违了,乡亲安娥(前言)》
       安娥——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左翼文化界的“红色女郎”,原来就是我们石家庄的乡亲。然而,令家乡人含愧的是,直到这位杰出的“石门才女”拜年诞辰时,她才走出历史的尘封,魂归故园。
      2005年,《石家庄日报》正版刊发纪念安娥百年的唱片报道;2006年,安娥被评选为石家庄十大革命名人;2007年,省会跃进路小学举办了“安娥作品演唱会”;2008年,安娥夫妇的塑像在河北省双凤山革命陵园揭幕......
----------------------------------------
      2004年的一次意外巧遇,让王律初次接触到田大畏——田汉与安娥的儿子,从此走进了安娥的世界。“在伺候的一年中,田大畏老师总是有求必应,向我提供了许多有关安娥生平和创作的资料,在信中还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问题,绊住我了解安娥的思想和精神。尤其是看到她倾毕生心血写出的长篇自传小说《石家庄》(未完稿),我被安娥对家乡的殷殷赤子之情深深震撼了,我和同事孙立合写了《安娥,石门才女的红色情怀》长篇报道”。
      “就在文章见报的当天下午,河北省双凤山革命陵园的同志打来电话,热切询问安娥身后的情况,我便受托与北京的田大畏老师取得联系,当得知安娥部分骨灰还存在家中时(另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我马上兴奋地向陵园转告了这一重要消息”。“随后,陵园邀请田大畏夫妇和文化部'中国田汉几近会'有关领导来石协商具体事宜。期间,我还陪同田大畏老师到河北文学馆参观了安娥的生平陈列,并拜会了省作协的铁凝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向田老表达了对安娥前辈的敬重和缅怀之情”。
      “安娥,久违的乡亲,你终于可以回家了!今年(博主注:按前述应为2008年)9月,矗立于双凤山陵园苍松翠柏间的安娥夫妇塑像即将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
《安娥与田汉》
      博主拍摄的位于双凤山陵园的安娥田汉塑像。

董健《诗人田汉之恋》摘录
   “田汉一生与四位女子结过婚,如果加上他追求和爱慕过的女子,数字还要大一些”。田汉的四位妻子是:“田汉的第一位妻子易漱瑜(1903-1925),1925年1月病逝”。“黄大琳(1904-1988)是田汉的第二位妻子。黄大琳与易漱瑜视同亲姐妹的同窗好友。病危弥留之际,易女士嘱田汉娶大琳。他与黄的结合是'误解'造成的,他们终于很理智、很文明地分手了”。“田汉的第三位妻子林维中(1900-1985),因逃婚出走,到南洋教书。1925年,她在《醒狮周报  南国特刊》商读到了田汉在丧妻悲痛中写的散文《从悲哀的国里来》,对田汉的身世颇为同情,对其才华十分仰慕。”“1925年暑假,林维中回国探亲,他们终于见面了。这时田汉已决计与黄大琳离婚,娶林维中——这位新的事业上知己为妻”。“来自莫斯科的红色女郎安娥(1905-1976),原名张式沅,原地下工作化名张瑛”。“对田汉来说,安娥身上不但有政治上的魅力,她有诗人的才情,浪漫热烈的气质,她看上了田汉,以自己诗人与革命者的热情征服了田汉。她不仅支持田汉的事业,而且在他歧路彷徨的苦闷中,帮他把事业之船转向一条新的航道。这些'优势'是林维中所不具备的。于是,在田汉政治'转向'的同时,也发生了爱情的'转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