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 建国西路130弄(万福村)3号
留学英美双学位博士
国民政府的兵工专家 李世琼
故居
↑
建国西路130弄3号东侧,
李世琼故居
建国西路130弄万福村,新式里弄,砖木三层结构。有住宅12幢,建筑面积2440平方米。注,
网上说万福村建于1937年,
但我看到有说:1930年李世琼即寓居在此-建国西路130弄3号。
↑
建国西路130弄3号
李世琼故居,
是三层楼建筑
李世琼简历之一:李世琼(1888-1970),字拔峨,四川峨眉人,清末秀士,四川涪陵县教育局局长,中国科学社社员,留学英美,孟德斯鸠大学机械科荣誉学士,伦敦维多利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在英国留学期间曾多次发表学术论文获奖,英国皇家邮政局表彰李世琼双学位博士印发纪念邮票(明信片)为华人留英国学生第一人。
↑
建国西路130弄3号
李世琼故居 东侧
李世琼简历之二:曾任英国汤姆孙电机厂工程员二年。回国后历任民国厦门大学(参与1924年从厦大分出大夏的一次学潮)和东南大学动力系教授,南京高等师范学院、中央大学、武昌师大教授,军政部兵工署少将兵工研究委员、兵工署第三十兵工兼三级厂长(陕西第一兵工厂)、兵工署制造司副司长、军政部司长,抗日将领。1921年,东南大学设立机械工程系,李为系主任。上海住址:上海福履理路(即现在的建国西路)130弄3号。49年后调任上海陶冶所,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研究员。1970年病逝于上海。
↑
掷弹筒为近代战争中重要的步兵曲射兵器
兵工署第30工厂(陕西第一兵工厂)厂长。1928年11月,兵工署成立之初,军政部政务次长张群兼任署长。招揽兵工专门人才,留洋学成归国的李世琼任兵工署第30工厂厂长。
掷弹筒为近代战争中重要的步兵曲射兵器,是解决所谓“最后三百公尺距离之问题”的适当武器。抗战初期,由于我国军队没有这项武器装备,每每于两军接触之时,动辄受敌军掷弹筒猛烈轰击,而我军却无法有效缓解。
↑
二七式掷弹筒,这也是李世琼领衔研制生产的我国创制的优秀兵器之一
二七式掷弹筒。鉴于此,兵工署急令李世琼任厂长的兵工署第30工厂,加紧研制生产掷弹筒。30工厂组织全厂技术力量,夜以继日、昼夜攻关,经过缜密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在1938年底试制成功。经过兵工署验收合格后,定名为二七式掷弹筒,这也是战时我国创制的优秀兵器之一。
↑
建国西路130弄3号
李世琼故居,木三层结构
南京故居,著名的新浪博友王重阳先生,
在新浪博客上,曾发表过一篇博文, 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李世琼在南京的故居,
请点击:北京西路38号李世琼故居
↑ 建国西路130弄3号
李世琼故居,
是三层楼建筑
按语:在撰写本博文时候,
我想找到李世琼先生的图文资料,
但百度上没有他的词条,也没有他的照片,很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