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 复兴中路616弄5号
江南灯王
何克明 故居
↑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故居的外院门
复兴中路616弄5号是一个大院里套小院的建筑,复兴中路616弄5号内有多栋建筑(包括瑞金二路街道事业工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至最里面,还有一个小院的门,
方进入复兴中路616弄5号小院内的唯一的民居,即何克明故居。
↑
何克明(1894~1989)
何克明别名何俊德。原籍江苏南京,生于上海,回族。灯彩高级工艺美术师,有“江南灯王”之称。
↑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故居内的小院门
何克明十二岁始学灯彩技艺。1909年起在上海城隍庙、大世界游乐场等摆设灯摊。1956年进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灯彩艺术研究。独创立体动物灯彩,以动物骨架的解剖为依据,运用搓、扎、剪、贴、裱、糊、描、绘等工艺扎制而成;外糊绢绸绫缎,嵌贴金银丝边,装饰效果强烈,形成独特的江南灯彩流派,著称于国内外,有“江南灯王”之誉。
↑
何克明在指导长孙何伟福
何克明作品1956年赠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1957年赠送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1985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何克明灯彩艺术八十年纪念展览。《龙凤呈祥》于1987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后为北京的民族文化宫收藏。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灯彩高级工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授予“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故居内景
↑ 何克明作品龙舟
当时上海城隍庙里卖灯彩的不止何克明一人,但别人卖几角的灯,何克明都可以卖到一洋元以上,最贵的孔雀灯要卖24块大洋。虽然贵,但半个月不到,何克明夏天开始做的几百个灯彩就会被一抢而空。何伟福还记着,当时中医界最著名的骨科专家石筱山就买了一盏孔雀灯,因为不慎碰坏,还专门让何克明修补,两位大师也因此交上朋友,成为一段佳话。
↑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故居内景
和别人的灯彩不同,何克明做的立体动物灯吸收了西洋的雕刻艺术,用铅丝缠绕皱纸替代传统竹篾,动物造型更精准、姿态也更传神。比如公鸡的尖嘴,若是用竹篾来做就很容易断,铅丝就坚固得多,而且做出的造型也更精致。另一个特点是,何克明的灯彩用丝绸代替了纸,色彩更为华丽漂亮。“升级版”的灯彩虽然价格更高,但也更受欢迎。
↑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故居内景
↑
"灯王"何克明祖孙三代制作灯彩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旧居(何克明,何泓志,何伟福为祖孙三代)

↑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故居内景
从事灯彩手艺八十余年。何克明长孙何伟福说:“祖父从事灯彩手艺八十余年,做灯彩是他的生命。”巧的是,何克明从小也是在元宵节上,和灯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小时候住在南市区九亩地,在一次董家渡办的元宵灯会上,他被游龙灯给迷住了。游龙灯有数米长,由一人举着龙头,其余几人举着龙身,一路蜿蜒着向前行进。何克明想看清灯是怎么做的,就也一路跟着走了十几里路。他把游龙灯的样子清楚地记在脑子里,一回家就凑钱买齐了材料,几天就还原出一盏迷你版的黄龙灯,从此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 复兴中路616弄5号,花灯王何克明故居内景
何克明的手艺基本都是靠自己的摸索和天赋,凭着几十年对灯彩的热爱,手艺做出了名堂,他也被当时的民众封为“江南灯王”。何伟福则是在耳濡目染之下,从十岁开始就给祖父打下手,做鸟的翅膀,贴白胶和丝绸这些工艺也从小牢记在心。1976年,他正式对祖父提出要做何氏灯彩的接班人,一做就是41年。
请点击:“江南灯王”传人(组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