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 复兴中路 邝安堃 钱钟书 傅培彬 故居

(2018-01-01 00:30:18)
标签:

杂谈

分类: 黄浦区
黄浦区  复兴中路569号,著名内科学家 一级教授、邝安堃故居       
复兴中路573号,现代作家 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故居
复兴中路580号,
利时、法国外籍院士   瑞金医院院长  傅培彬故居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复兴中路569号是邝安堃故居,复兴中路573号是钱钟书故居,上图有文字标注

       两故居间隔一个街店门面。两故居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是商铺,二、三层是民居。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复兴中路569号和573号, 需从复兴中路565弄进入, 上为两故居的弄内的立面

↓   一、复兴中路569号 邝安堃故居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复兴中路569号是邝安堃故居一楼的街面房, 现为一商店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复兴中路569号是邝安堃故居二、三楼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邝安堃(1902~1992)

广东番禺人。著名内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一级教授。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所长。请点击:  邝安堃生平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1988年12月,23岁的朱剑颖与86岁的邝安垄教授结婚

       对簿公堂。一个是留法博士、著名教授,一个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保姆,两人在86岁高龄与23岁妙龄时“牵手”走向婚姻殿堂,教授并在去世后赠与年轻妻子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遗产,导致教授的两个儿子与比自己还年轻30岁的“后妈”对簿公堂。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16年打了两场官司,2008年8月16日,千万元遗产之争有了结果。上海市一中院做出一审判决,对教授两个儿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教授的所有财产均由其86岁时迎娶的小保姆继承。请点击:86岁教授娶23岁保姆,引发千万元遗产之争

↓   二、复兴中路573号  钱钟书故居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复兴中路573号,是钱钟书故居一楼的街面房, 现为一水果店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复兴中路573号钱钟书故居的二、三楼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钱钟书(1910年-1998年)

钱钟书简介。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 请点击详情:钟书生平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钱钟书,杨绛夫妇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说1941年暑假到此,一家在此居住了八年,1949年夏迁居北京。可惜书中16张照片没有一张复兴中路的。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复兴中路573号钱钟书故居后门, 上图红五星标注处

        网络有钱钟书兄弟钱锺鲁的文章,选摘一段:  “1938年2月我家无法再留在无锡乡下避难,被迫逃离无锡“围城”冲出去,移居到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609号(现复兴中路573号)。当时上海是寸金地,上海新居是一所三层楼房,另有两个亭子间。出了重金才租到,成为我家旅居八年上海的避难场所。…….我父母,我和弟妹锺彭,锺华和锺泰六人聚居在三楼房间。二嫂奚赛珠住在三楼亭子间,三伯母和堂姐钱锺霞住二楼房间,堂兄钱锺英住二楼亭子间,楼下南面是三伯母吃饭的饭桌,北面门傍靠窗,放一套沙发,是会客的场所,旁边放一张小书桌,是锺英看报读书之地。中间放一方桌是我和六弟锺彭温习功课之用。钱锺书大哥和杨季康大嫂在沪时曾在此住过。”

  ↓   三、复兴中路573号  傅培彬故居

 

         ↑  复兴中路580号,傅培彬故居    1946年设诊所于复兴中路580号

 

       傅培彬11岁随赴法国勤工俭学的父亲出国求学,1932年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民国35年归国(1946年),设诊所于复兴中路580号。

       傅培彬是利时皇家医学院外籍名誉院士、法国外科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当代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傅培彬(1912~1989年) 

江西萍乡人。民国28年(1939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原攻眼科、小儿科,民国26年回沪度假,目睹抗日将士浴血负伤,改学外科。民国35年归国,为上海沪东医院、广慈医院外科医师,设诊所于复兴中路580号。

49年后后,历任广慈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和上海第二医学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市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三、五、六届代表。一生仁爱行医,多次在手术中为病人献血。治学严谨,医术高超,是中国著名的外科专家。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  二战结束后,上海广慈医院(现上海瑞金医院)傅培彬和部分医生合影

1949年6月4日,傅培彬与魏月华小姐(见上图红字标注:第一排左5傅培彬、6魏月华)在圣伯多禄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既未装修新房,也未添置家具,更未大宴宾客,就连床上用品,也大部分是从国外带回来的旧东西,只有结婚照片是大宗开支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邝安堃 <wbr>钱钟书 <wbr>傅培彬 <wbr>故居↑  复兴中路580号,傅培彬故居的后门入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