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2017-08-23 00:30:44)
标签:

杂谈

分类: 徐汇区
 徐汇  华山路1954号  
 南洋公学   交通大学(1)— 一号门 (现校门建成于1935年)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137   始建于1896年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  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老校门, 现校区一号门、东门

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占地面积为355亩。该校区是上海交大整体搬迁至闵行校区前的主校区,也是承载老交大历史的校区,1896年南洋公学始建于此。

经费。1896年3月,盛宣怀经奏准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立即捐购建校基地,经费则来自招商、电报两局拨款。

学制。参照中西学堂损益而定,组建四院:一是师范院;二是外院(即附属小学,为师范院学生实习之所。);三是中院,相当二等学堂或中学;四是上院,相当头等学堂或大学。外院、中院、上院各习四年,三级衔接,依次递升。课程分“中课”、“西课”两部分。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上图仿京城宫殿门式的校门建筑, 是1934年在原校门旧址上第二次建成的校门

沿用至今第二次建成的校门。1934年由校友等各方捐助12000元,1935年6月,由基泰工程司设计,并经国民政府铁道部审核批准,由校友维持的钟山营造厂承建,建成后沿用至今。1985年进行过大修。

 交通大学校门,朱门碧瓦,为一模仿京城宫殿门的建筑。校门的基座及墙裙采用古朴石材,砌以清水砖墙,并用白石灰勾缝。校门拥有传统中式建筑的梁、枋、斗拱等部件,屋顶饰以彩画。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校门口关于建造校门的石刻铭牌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35年6月,交通大学新校门落成典礼,吴培初女公子剪彩,其侧戴眼镜者为校长黎照寰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137

南洋公学与北洋大学堂两校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清末民初,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

南洋公学于1896年12月创立于上海,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北洋大学堂于1895年创立于天津, 现为天津大学。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南洋公学旧址建筑群  铭牌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建筑群包括一号门房、中院、老图书馆、体育馆、总办公厅、工程馆、新上院、新中院、北四楼、执信西斋、科学馆、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等。均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137

盛宣怀上奏,光绪皇帝准允开办南洋公学光绪22年(1896年)10月,清廷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大理寺少卿,官职名。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盛宣怀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附奏《请设学堂片》,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拟在上海捐地开办南洋公学,经费由轮电两局捐输,聘请何嗣焜出任总理(校长)。12月得到光绪皇帝准允。至此,南洋公学于1896年12月(光绪22年),于上海正式创立。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南洋公学创办人  盛宣怀

      1896年,清廷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大理寺少卿,官职名。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创办南洋公学,得到光绪皇帝准允。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现校门口的校门桥、校名匾和石狮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沿革概况,南洋公学于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而后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当时还有北京、唐山分部),1928年时任交通部部长的王伯群先生让三所学校再次合并,定名“国立交通大学”,1949径称“交通大学”(其实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远远没有这么简单)。1959年上海交大分拆西安,后分别独立为“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世纪末 建校初期南洋公学的牌楼校门

初建时为木质的牌楼门,匾上横书“南洋公学”四字。校门为单排三间四柱三门,中高侧低,单排立柱上有额枋、斗拱等物,上为歇山屋顶,再上覆瓦顶。顶端的脊上有兽像装饰,檐角饰有透雕花脊,两个望柱之间的额枋上雕饰行云。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1906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校门

1905年,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5年,南洋公学归商部接管,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后开学。此时期毕业生多赴外国留学,学堂首次正式设立商务专科,并制定《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章程》和《附属高等小学总章》。

       1906年,名为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校名也随之更改为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自始,学校转向工科方向发展。1907年设立了我校第一个工程专科——铁路专科,1908年又增设了全国最早的电机专科,至此,学校已成为高等工科学校。(注:清代邮传部是清廷主管“路、轮、邮、电”四政的行政结构。

      1910年代后期南洋大学。南洋公学成立后几经更名。1910年代后期改为南洋大学。之后又改为上海工业专门学堂。

1911年至1912年,名为南洋大学堂。在辛亥革命的高潮声中,唐文治曾把“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改名为南洋大学堂。之后又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见下图)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12-1921 南洋公学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大门

1912年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2年,学校改隶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并将铁路科改为土木科,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这是我国设立此科之开端,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河,无疑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21年,南洋公学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大门

     1921年,叶恭绰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将交通部所属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本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董事会,校长亦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叶恭绰当选为校长,张铸为沪校主任,凌鸿勋和张廷金为副主任。学校在原有电机科外又增设了机械科。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21年统一学制,南洋公学首次改为“交通大学”
      1921年,三所高校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1921年,叶恭绰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将交通部所属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

本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董事会,校长亦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叶恭绰当选为校长,张铸为沪校主任,凌鸿勋和张廷金为副主任。学校在原有电机科外又增设了机械科。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21年后,南洋公学曾改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大门
       1922年交通部南洋大学。1922年6月22日,北洋政府国务会议通过交通部议案:上海、唐山两校分立,即分设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唐山大学,各设校长。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31年9月18日抗战前,南洋公学沿用校名”交通大学“,大门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31年9月18日抗战开始 -1949年,大门

上海华山路南洋公学(1)一号门 1934年建成的校门沿用至今,近景

        初建时的校区四面环河,校门位置在现今校区的东部,徐汇校区的多数历史建筑亦分布于此。

   按语:从本文起, 将陆续介绍南洋公学(即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建筑群,包括一号门房、中院、老图书馆、体育馆、总办公厅、工程馆、新上院、新中院、北四楼、执信西斋、科学馆、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