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 吴兴路81号
建于1939年
著名实业家 香港伟纶纱厂创始人
陆辅仁故居
捷克斯洛伐克驻沪总领事馆馆址 机关
↑ 吴兴路81号,大铁门长年累月地紧闭
铁门紧闭,很是神秘。吴兴路81号,建于1939年。该建筑是典型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建筑为三层。不过,围墙高高,庭院深深,里面的景象常人难以揣摩,只有大铁门偶尔开启时可以瞥见里面门洞的漂亮花饰。
这是罕见的事。吴兴路81号的门口,
没有牌子,也没市和区的历史建筑铭牌。长年累月地大铁门紧闭,很是神秘。就连《@上海徐汇发布》这样的官微都说:“……这里庭院深深,里面的景象难以揣摩……”。
难见真容。这不是一般的难见真容,
而是绝对的见不到真容。在网上根本找不到一张吴兴路81号主建筑的照片,这是罕见的事。人们都是从沿街或是门口一瞥似的拍摄几张。我说,
那些都不是主建筑。
↑ 上图吴兴路81号,往大铁门门内一瞥之景
历史沿革。该建筑曾为著名实业家、伟纶纱厂(又名惠纶纱厂)创始人陆辅仁住宅。1955年,由陆家的亲戚、伟纶纱厂创办人之一吴坤生的儿子吴中一介绍租给捷克斯洛伐克领事馆,1956年7月27日至1963年5月31日作为捷克斯洛伐克驻沪总领事馆馆址。从百度上获知
,现在这儿是“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
不成文的现象。上海有个不成文的”现象,上海的历史建筑,但凡现在是用作政府机关之用的,大都是严禁入内的。而且这些建筑都不会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之中的。例如康平路的“康办”就是如此,
那处是原上海法商自来水厂有限公司。

↑ 吴兴路81号,往大铁门门内一瞥之景,惊现主建筑
那才是吴兴路81号主建筑。请注视上图,左侧门口建筑前方远处,我已划了红线箭头,
那里有一座红顶建筑,从地域位置上看,那才是主建筑,其处于该处的地域中心。
本文的历史建筑, 涉及到三个人物
,分别是陆辅仁、吴坤生和其儿子吴中一
↑ 吴兴路81号,沿街(吴兴路)建筑
陆辅仁其人。网上没有陆辅仁的生平词条和照片。陆辅仁是著名实业家、香港伟纶纱厂(又名惠纶纱厂)创始人。陆辅仁是无锡人,和同为无锡发家的荣氏集团(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陆辅仁曾任无锡茂新一
三厂总帐和二厂经理,精通外语,见多识广。
二战后,中国内战导致大批江浙富商抽逃资产转移至香港,促进了香港的纺织业。无锡茂新经理陆辅仁与亲戚吴昆生,在香港合资开设伟纶纱厂。
↑
吴兴路81号,沿街(吴兴路)建筑
吴坤生其人。网上没有吴坤生的生平词条和照片。吴坤生是陆辅仁的亲戚,也是伟纶纱厂创办人之一。
合伙向棉纱行业大举进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海外大大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入,而大大增加了对中国面粉和棉纱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发育和活跃。上海滩当时赫赫有名的吴昆生、陆巽甫、和他们的铁哥儿们,就是号称三姓六兄弟,即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王尧臣、王禹卿兄弟,浦文渭、浦文汀兄弟,见棉纱的利润很大,而且社会需求量日见增长,于是合伙向棉纱行业大举进军,创办了申新纱厂
1915年后,纱厂越发蓬勃,数年里接连创办了九家申新纱厂。吴昆生生有一儿一女。二战后中国发生了内战,吴坤生和陆辅仁都去了香港,开办了纺织企业。再后来吴坤生其独子吴中一也随其去了香港。
↑
吴中一(1911~2006)
吴中一其人。网上有吴中一的生平词条和照片。吴中一是吴坤生的独子。
吴中一曾任中华第一针织厂经理、中国纺织印染专科学校校董会主席和教授、原公私合营申新棉纺织厂副总经理兼申新九厂厂长、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
↑“天皇巨星”李丽华年轻时旧照
吴中一是李丽华的最后一任丈夫。 2017年3月20日, 93岁金马影后李丽华离世。李丽华从影40年,共拍摄约140部电影,16岁那年以《三笑》一举成名,曾以《故都春梦》、《扬子江风云》先后夺下第3届、第7届金马影后,粉丝称她为“天皇巨星”,她的演艺生涯就是一部华语电影史。
请点击:华人女星演好莱坞电影第1人李丽华
按语:在撰写上海历史建筑时,我最需要的是建筑史和人文史这两部分的内容。但遗憾的是本博文中:拍摄不到主建筑正立面,也检索不到那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企业家的生平词条和照片。真是心生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