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 湖南路 赵丹故居

(2017-03-21 12:37: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徐汇区
徐汇 湖南路8号 
吴中一  孟波   赵丹故居  现民居  建于1930年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赵丹故居坐落在离上海图书馆很近的湖南路8号。平时大门一直紧闭。

按语:为了拍摄赵丹故居, 无法进入正门的情况下, 我绕道湖南路8号隔壁的弄堂里,从侧面拍摄了赵丹故居该建筑的照片(见本博文)。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赵丹故居的铭牌

 赵丹名副其实的“故居”。虽然赵丹曾在上海多出居住过,但他的女儿赵青却始终认为,只有此处(湖南路8号)才是赵丹名副其实的“故居”。该建筑现为几十户居民合住的民居。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赵丹与夫人黄宗英在家中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1915年6月27日诞生于扬州,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点击详情:苦难的天才赵丹

     为接待访华的日本电影界同行 。1962年,中日之间开辟了半官半民接触和交流的窗口。为接待访华的日本电影界同行,上海电影局领导考虑到赵丹原来的住处有诸多不便。于是,就让他搬进了湖南路8号的3楼。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这是一幢三层楼独立式,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建于1930年。房屋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外墙清水泥立面,落地钢窗门,朝南阳台围着半圆形铁栏杆。整幢建筑显得简洁明快。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湖南路8号等上海优秀历史建筑设计师,著名的丁升保建筑师

湖南路8号该宅由当时的建筑师丁升保(S.P.Ting Architect)承担设计。建筑设计处处体现了形式的统一,连接街道的住宅大门也是同样的设计语言,虽然相当简洁,却同样透出设计师的职业功底。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当时赵丹住在3楼。3楼共有4间房屋,赵丹一家和周璇的儿子都住在这里,底层也有一间房子也归赵丹使用。请点击:揭开周璇托孤真相

赵丹晨起,总喜欢到南阳台上眺望楼下的庭园,四处是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在这幢住宅中,西方现代派建筑的形式特征十分清晰:平屋顶,没有任何附加装饰,形体活泼,空间组织自由,特别是阳台上开启了大面积落地窗。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赵丹2楼邻居,著名音乐家 孟波

赵丹住在3楼。楼下的2层正是著名音乐家、芭蕾舞《白毛女》的作曲者,时任上海文化局局长孟波的住所

孟波(1916-2015),原名绶曾。作曲家。1916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孟波主要作品有《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高举革命大旗》等,他还促成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诞生。

2015年3月16日,著名音乐家孟波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9岁。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吴中一

最后还要说到的是,最早在湖南路8号居住的是吴中一1911~2006),他曾任中华第一针织厂经理、中国纺织印染专科学校校董会主席和教授、原公私合营申新棉纺织厂副总经理兼申新九厂厂长、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天皇巨星”李丽华年轻时旧照   

    吴中一是李丽华的最后一任丈夫。 昨天, 2017年3月20日, 93岁金马影后李丽华离世。李丽华从影40年,共拍摄约140部电影,16岁那年以《三笑》一举成名,曾以《故都春梦》、《扬子江风云》先后夺下第3届、第7届金马影后,粉丝称她为“天皇巨星”,她的演艺生涯就是一部华语电影史。

请点击:华人女星演好莱坞电影第1人李丽华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上海 <wbr>湖南路 <wbr>赵丹故居
      按语:赵丹是第一个讲真话的人,他在病榻上树立了一个榜样。

       1980年10月10日赵丹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终年65岁。在他即将跨入地狱之门时,已无所畏惧地在一篇文章中说出心里话:“文艺创作是最有个性的,文艺创作不能搞举手通过!可以评论、可以批评、可以鼓励、可以叫好。从一个历史年代来说,文艺是不受限制、也限制不了的。”

       这篇文章刊登在198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上,当黄宗英含泪告诉赵丹,文章发表了,赵丹已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眼珠动了一下。过了两天,赵丹就离世了。

      这篇文章在文化界影响非常大,巴金在著名的“随想录”中写道:赵丹说出了我们一些人心里的话,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可能他讲得晚了些,但他仍然是第一个讲真话的人。我提倡讲真话,倒是他在病榻上树立了一个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