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 安福路 罗伯昭故居

(2017-04-10 13:54: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徐汇区
徐汇 安福路7号
著名钱币收藏家罗伯昭故居  御品汇  建于1922年
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从安福路上(近常熟路)眺望罗伯昭故居, 外为围墙, 内为罗伯昭宅邸独幢花园

      安福路7号。1922年建成,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花园面积500多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混结构,带半地下室,入口上方有拱顶雨厦,以雀替形支架承托。方形门窗,灰瓦四坡屋顶。1939年,中国近代著名的钱币收藏家罗伯昭入住此宅,直至去世。现为奢侈品会所“御品汇”。

       1939年,罗伯昭以75000美元买下安福路7号。安福路7号, 是著名钱币收藏家罗伯昭故居,且为中国泉币学社的活动场所。

罗伯昭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对中国历代古钱币发生浓厚兴趣,收藏研究古钱币,是他终生的爱好。

1939年,罗伯昭受好友美商范格之邀,转道香港来沪,以75000美元买下巨泼莱斯路(今安福路)7号独幢花园洋房定居。当时上海为“孤岛”,工商凋敝,难民云集。罗伯昭虽有雄厚资金,但不愿发国难财,他宁可弃商隐居,以收集、研究历代古钱币为乐趣。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罗伯昭(1899~1976)

 罗伯昭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早年他来上海求学,1921年毕业于上海著名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商学院,获学士学位。后返回四川经营桐油贸易,颇为成功,当时即有“桐油二王”之称。罗伯昭曾任美商生利洋行渝万分行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伯昭是我国工商界的著名爱国人士。1956年公私合营后,罗伯昭曾任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此外,罗伯昭还是上海市第一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并担任黄浦区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黄浦区工商联主任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常委等社会公职。

 罗伯昭公余之暇,唯泉是癖,早在民国13年就开始搜集古钱币,30年代在武汉不惜重金收藏罕见古钱珍品。世人誉为“南张(张叔驯)、北方(方药雨)、巴蜀罗(罗伯昭)”。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中国泉币学社,社址设在罗伯昭宅邸安福路7号

  罗伯昭对我国泉币事业至巨至伟,功不可没!  1940年5月,中国钱币收藏界发生了一件应载入史册的大事——由罗伯昭与郑家相、王荫嘉等人联合倡议  成立了中国泉币学社,社址设在罗伯昭宅邸。由年岁最长、德高望重的丁福保为社长、罗伯昭为副社长,并负责学社刊物《泉币》杂志的总编辑事宜。事实上,当时《泉币》杂志的出版费用,主要由罗伯昭承担。第一次例会活动于8月31日举行,并定于每周六下午4时至6时30分在罗伯昭宅邸聚会(自1942年1月10日第71次例会起改为每两周一次)。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我国泉币学术研究上获得辉煌成果。其中罗伯昭对我国泉币事业的贡献,至巨至伟,功不可没!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中国泉币学社刊物《泉币》杂志。《泉币》杂志的出版费用,主要由罗伯昭承担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中国泉币学社,社址设在罗伯昭宅邸安福路7号
    泉币学社第一次例会活动于1940年8月31日举行,并定于每周六下午4时至6时30分在罗伯昭宅邸聚会(自1942年1月10日第71次例会起改为每两周一次)。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罗伯昭故居, 左为楼梯,入口上方有拱顶雨厦,以雀替形支架承托

    安福路7号。1922年建成,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花园面积500多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混结构,带半地下室,入口上方有拱顶雨厦,以雀替形支架承托。方形门窗,灰瓦四坡屋顶。1940年,中国近代著名的钱币收藏家罗伯昭入住此宅,直至去世。

 

罗伯昭家在安福路7号,二楼的客厅较为宽敞,颇有气派,各种古玩摆设都十分讲究,罗伯昭不仅是一位财力雄厚的富商,而且是一位品位极高的文化人。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7号为罗伯昭故居,楼前有花园

不想让收藏的钱币在子女手里变废铜烂铁。上世纪(下同)二十年代初起。数十年来,无论是他收藏的钱币还是出版的著作,都足以让他成为二十世纪一位重要的钱币藏家。

1957年,罗伯昭将15247枚钱币捐给了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之后他继续收藏,,凡遇所喜爱的珍稀古钱,继续高价收集,1962年又将珍藏的另一批钱币捐给上海博物馆。

罗炯(罗伯昭女儿)一直记得捐献前父亲对家中孩子说的话:“我花了无数心血收藏,但是你们没有一人继承我的爱好,我的收藏,在子女手里就是废铜烂铁。把它们捐献给国家,就能得到永久保存。”请点击:罗伯昭把一生所藏万余枚钱币捐给国家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7号为罗伯昭故居, 左为楼梯,通向二楼,入口上方有拱顶雨厦

罗伯昭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罗伯昭当时身处“文革”挨批挨斗、监督劳动的逆境。抄家时又遭到稀世贵重泉币失踪的厄运,在“文革”中,罗伯昭蒙受的摧残无法想象。作为无产阶级专政对象,每月发给他的生活费只有20元,他每天还要在常熟路安福路口扫地。

▲上海 <wbr>安福路 <wbr>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7号为罗伯昭故居, 左为楼梯,通向二楼,入口上方有拱顶雨厦

悲凉地告别世界。罗伯昭先生于1976年2月3日凌晨逝世。罗伯昭的追悼会。据参加追悼会的马定祥先生(马定祥,1916年-1991年,当代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中国钱币学社创始人之一)回来说,参加龙华殡仪馆追悼会的尽是罗伯昭的近亲家属,而泉币界同好只有他一个人。他深有感触地说:“罗先生昔日在泉币界中,是具有一呼百应、一言九鼎的崇高声望的人物,而今日出席追悼会的人却寥寥无几……。

“文革”结束后,罗伯昭的子女秉承其父爱国遗志,将发还的文物悉数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按语:我前往时,恰好有工作人员坐在门口。他说这里是私宅,不得入内拍摄。我陈述我路途遥远赶来,他就同意了我进入拍摄了外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