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淮海中路 国泰大戏院

标签:
杂谈 |
分类: 黄浦区 |
国泰大戏院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国泰电影院历史沿革: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由英籍广东人卢根创办的联合电影公司于1930年投资建造,1932年1月1日,国泰大戏院正式对外营业。开业当天登在《申报》上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国泰大戏院自1932年开业后,即专门放映美国影片。49年后更名为国泰电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一度改名人民电影院。

国泰电影院建筑特色: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由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紫酱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属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
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构图中心位于转角处,采用明快的装饰艺术风格竖线条处理,通贯上下的长条窗与褐色面砖饰面相同;主入口顶端高耸一尖塔,影院名竖标其上。那中间耸起的宏伟又庄重的外观,使得茂名路淮海路那个路口,成为全上海最漂亮的转角之一。
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
国泰电影院影视特色:国泰电影院于淮海路的意义,就如大光明电影院对于南京路的意义一样,是上海两条百年老街上真正的殿宇,也是它们灵魂上的心房。国泰大戏院,是当年上海装潢富丽堂皇,音响效果最佳的电影院之一。
在三十年代开业的时候,冷暖空调及舞台左右两条竖立的灯柱,场内左右梯式直横相间的碗盏灯光,交相辉映,十分气派。
抗战胜利后,国泰电影院重新装修,于1946年1月底恢复营业。放映的是美国好莱坞影片,瞬时就成为旧上海闻名海内的高档电影院,每个座位装上“译意风”,将英文对白同声译成中文讲解,颇受欢迎。当然这是要另付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