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散文:我的老爸走了
(2022-03-25 02:20:46)
标签:
转载 |
我的老爸走了
一
2018年11月28日9:20,90岁的老父亲黎建修,在辽阳市中心医院的病榻上停止了呼吸,永远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老伴,子孙,弟妹,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朝夕相伴的枕边书,驾鹤西归。
二
此前,大约10月底的一天上午,老爸老妈坐小摩托(低档出租车)到辽阳市东京陵农贸市场买菜。中途,老爸突然倒地,下夜班在家休息的孙子黎君政,接到奶奶的电话,立即赶到,呼叫120(辽阳市救护车免费),和他的爸爸与大伯,在第一时间将爷爷送到了辽阳市中心医院,办理了住院治疗的一切手续。
做完脑cT,躺在病床的老爸,清醒过来了,与平日没多大区别。根据脑cT,大夫诊断老爸的病情是小脑萎缩;心电图显示,老爸患有房颤、心率不齐。行动自如的老爸,在大弟二弟白天夜晚的陪护下,勉强在医院待了四天,急切要求出院。主治大夫认为老爸是一般的老年病,同意了老爸的请求。11月4日下午,老爸在大弟、弟妹的护送下,坐出租车回到了家里。
三
11月11日,我们兄弟姊妹,连同晚辈,齐聚老爸老妈家中,给老妈过87岁生日。我和先生海山于9点半到达,我俩乐呵呵给老爸问好,老爸的脸色没有平日红润,其他也都正常。如是,我俩很高兴。过了一会儿,耳聋的老爸将他写的条子(这是他耳聋后,我们父女交流的主要方式。此条我已珍藏,这是老爸给我留下的最后文字)递给我,要我回鞍山用医疗卡买愈风宁心胶囊。
老爸用药高于一切,我立即直奔东京陵药店,想买10盒。走遍七八个药店,只买到2盒,加上一早老弟买的2盒,仅够5天用量。我与药店办理了长期用户手续,电话随时联系。
当日13时,母亲的生日宴开席,北面墙上是长孙粘贴的五彩贺卡。老爸老妈并排而坐,笑容满面,接受儿孙的祝福。老爸坐了一个垫子,还递给母亲一个坐垫。孙女,老女儿和他们快乐合影。一大家人喜乐融融,吃着老妹巧手烹饪,有滋有味的佳肴。那时,我只感到幸福快乐,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与老爸,吃的最后一顿饭。
四
12日一早7时许,老弟来电话,告知昨晚19:30许,老爸在家中厨房昏倒,闻讯后,他立即开车,与大弟二弟一起,将老爸送到辽阳市中心医院抢救。
火速赶到辽阳市中心医院神经二科,在16楼2207病房,看到昏睡的老爸,吸氧,打点滴,我心如刀绞。老妈、大弟、二弟、老妹、老弟妹,神色凝重地守在病床前。
考虑到年迈体弱的老母亲不宜在医院久留,让大弟妹打车将老妈护送回家。之后,到医生办公室询问老爸的病情,科主任郝医生热情接待,向我和老妹细致介绍了老爸右脑大面积梗塞,如果岁数小些,发病时足以毙命,因你们的老父亲机体老化,才是现在的样子。但治疗期间,脑水肿、并发症肺炎和心衰,随时都会夺走你们的老父亲的生命。
老爸危在旦夕。
五
从这一时刻开始,到老爸离去,18天里,深切感受到,在郝主任的带领下,神经二科的医生护士均有良好的医德医术,以良好的医风,让患者及其亲人,如沐春风。郝主任亲自陪护老爸做脑cT和肺cT;主治医葛大夫,还有小王大夫等,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真心实意为患者着想,给老爸用了最好的药,进行了最好的救治。在护士长的精细管理下,护士唐甜甜满腔热忱、精益求精地为父亲打针,换药,吸痰;三番五次下鼻饲管(手法高超,父亲没有任何不适之感)。休班的第二天,交接班后,她来到老爸的病床前,甜甜地对老爸说,我昨天休班,一天没看到老爷子了,您还好吧,您的生命力好顽强……一个拥有美好心性,对患者如亲人,技艺修炼得炉火纯青的白衣天使,就在眼前,让我感动,钦佩至极。还有肖婷婷等,都是热心为患者服务的好护士。老百姓遇到这样的医生护士,堪为莫大福祉,夫复何求。
六
由医生护士和亲人组成的抢救老爸生命,与死神抗争的保卫战,历经了18个日日夜夜。
让我刻骨铭心,没齿难忘,深受震撼的是:我的叔伯四妹黎青,多年前,我父母将她从老家接到辽阳,在太子岛结婚生子后,好多年住在我父母家附近。亲女儿一样孝敬二大伯。去年和今年,老婶两次肾癌手术,最初四天,她与弟弟妹妹一起护理,之后,白天晚上都是她无怨无悔,独自贴身陪护,积累了丰富的陪护经验。老爸住院的第二天,黎青在老婶的支持下,于13日一早从吉林海龙老家坐长客,抵达辽阳后,14:40赶到二大伯(老爸排行老二)的病床前,对我老爸关怀备至,体贴入微。长达半个多月的夜晚,分别与我的大弟、二弟一起,给了我老爸温暖至极,极其到位的护理与精神安慰。一个侄女,比自己的女儿还要尽心尽力,倾力付出。我老爸病情加重的好几个夜晚,她一眼没阖,一边给二大伯擦洗,翻身,叩后背;一边喂水,喂饭,一边盯着生命体征显示屏,细声细语地安慰二大伯;还扯着我老爸的右手,说“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
小青的爱心和护理无与伦比,听到了我们敬爱的奶奶,夸赞小青是老黎家最富有爱心,最乐于付出,最有修养和境界的好女儿!
七
让我深受触动的是,老爸的三个儿媳,孝敬公公婆婆,呵护重病的公公,一个赛一个。大儿媳王素梅始终在婆婆身边陪护,给婆婆包饺子和包子,一有空就到医院护理公公,擦身揉脚,为了老妹更好地给老爸可口的饭菜,给陪护的亲人做爱吃的饭菜,几次到老妹家带老妹的小孙子;二儿媳李百娟几次到医院看望,给公公翻身擦腿,忙个不停,之后回家接放学的孙女,做一大家人的晚饭;老儿媳杨秀华每天将小外孙送到幼儿园后,从8点多到14:30,都在公公的病榻前,比亲女儿还周到细致地护理。擦洗全身,清理屎尿,揩屁股,换尿不湿,举手投足,充满了关怀和爱意。还千方百计地给公公鼓劲加油,竖大拇指,一次次地说,老爸,你真棒;老爸,你好顽强……感动的泪水,在我的心里奔涌如潮,感慨上苍让有美好心灵,极有爱心和孝心的女子,嫁给了我的弟弟。老爸老妈有这样的三个儿媳,好有福气。
护理的主力,是我的大弟黎明、二弟黎杰和叔伯四妹黎青了,他们白天晚上不离老爸的病榻,喂水喂饭喂药,翻身叩背,揉搓擦洗全身,放冰瓶,物理降温,循环往复,给了老爸爱意盈盈,温暖细腻的呵护。
老爸老妈的开心果,老妹黎颖平日里经常买好吃的,做好吃的,哄父母高兴。父亲住院后,将小外孙交给小姑子,大嫂带,抽身到医院尽心陪护老爸,用海参等给老爸做有营养的饭菜,给大家几次包饺子送到病房。在老爸的病榻前,护理了二个大半夜。
在私企从事管理、技术和供销工作的老弟,忙完手头的要紧事,就到医院看望老爸,守护了好几个晚上。将与治疗相关的外围事务,做得滴水不漏。
大女婿李海山和老女婿韩伟都到病床前,看望老岳父,韩伟还给老岳父揩屎。
孙子黎君政带着妻子女儿看望爷爷,自己多次到医院,爷爷去世前在爷爷身边守了一整夜。大孙女黎丹和夫君张伟欣数次看望爷爷,老孙女黎敖彻夜未眠,给爷爷做法事,祈祷爷爷转危为安。三外孙韩春阳下夜班,径直到病房看望姥爷。
为了多陪老爸,我每天白天守在老爸的身边,紧握老爸的手,给神志清醒的老爸写大字,送温暖和力量;与医生护士沟通,随时掌握老爸的病情与救治情况;与弟弟、弟妹和妹妹商量,如何加强护理和营养。
给老爸擦身时,我才发现,老爸虽骨瘦如柴,但全身的皮肤光滑细腻白皙,一点没有九十岁高龄的苍老枯槁。我想,这与老爸血统高贵,他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大家出身有关吧。
我对叔伯妹妹黎青和弟弟、弟妹、老妹充满了感激,是这些最亲的人,让老爸得到了最好的关爱与呵护。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自己在做人,反哺与回馈,爱心和护理技能的严重不足,深感尽孝需要学习和改进,是修炼如何做人,最为实际的成长过程。
八
11月28日早7:20,我来到病房,老爸呼吸依然急促,胸部一起一伏。显示屏的数字不乐观,还可接受。只是,一夜没排尿。小青告诉我,二大伯凌晨发烧38度多,刚打了退烧针。昨晚黎颖喂饭,鼻饲倒流,没喂进,今早她勉强喂了些,让我们注意老爸的体温。忙了一夜的小青和二弟,守了一夜的侄子,满脸倦容。白班的大弟早早赶来了。大弟和我催促他们赶快回去休息,他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给老爸量体温,护士告诉我体温是37度2,尚可。大弟与我给老爸擦洗脸,前胸,大腿,持续物理降温。老爸的浮肿,从两脚发展到大腿根。比这更揪心的是,肺脓肿让老爸遭了大罪,他的呼吸一直艰难,胸部仿佛有多个风箱,一起轰鸣;吸痰,深部的痰,吸不出,一口痰在老爸的咽喉轰轰作响,随时可要老爸的命。老爸的呼吸和卡痰的声音恐怖极了,铺天盖地地袭来,让我们万箭穿心,心痛不已。
郝主任,主治医葛大夫,有经验的小青和小颖,不约而同地断定老爸的命保不住了,走,就是这两天的事。
院方建议让老爸去ICu重症监护室,被我们子女拒绝了,因老爸需要亲人在身边送暖和力量;院方建议让老爸切管,便于吸痰,也被我们子女拒绝了,我们不想让老爸做无谓的拼搏,只想让老爸体面安静地离去。
8点半,老弟妹秀华照常来护理,给公公净身揉腿,我用棉签给老爸的嘴唇润水,老爸没有像往常那样睁眼。护士唐甜甜艰难地给老爸换了点滴的针眼,使输液正常进行。大约10多分钟后,显示屏的心率,血氧,血压等体征指标直线下降,我赶紧找来葛大夫,她直言不讳地告诉我,给你父亲料理后事吧。我在电话告知老弟黎伟,老爸正在离去。
就这样,大弟黎明,老弟妹杨秀华,我经历了生离死别。刹那间,我们慈祥儒雅的老爸,平静安然地离去了。
虽对生死有所认知,与最亲的人阴阳两隔,依然令人肝肠寸断。
从这一刻起,如山的父爱渐行渐远,我的世界,不再完整。
黎青接到电话,打车赶回,给二大伯做了临终祷告。
老爸是幸福的,他在离去前,婴儿般受到了浸满爱意,温柔体贴,细致入微的临终关怀。
让老爸欣慰的是,五个子女及配偶和后辈,至亲好友都为他送行。远在外地的老孙女黎敖,大外孙李晓林从北京,二外孙李晓文从上海火速赶回,给爷爷姥爷送行;姑的四个子女程文柱,程艳贞,程艳春,程艳芳给二舅送行;老婶的四个子女黎竹英,黎竹雄,黎坤,连同黎青给二大伯送行;远房叔叔黎龙修的长子黎竹松连续两天从鞍山早早赶来,给伯父送行;老爸子女的亲朋好友纷纷赶来给老爷子送行。
在老弟黎伟的精心组织下,老爸的后事,料理井井有条,得体,不俗;四妹黎青在灵堂进行了长时间的祷告。老爸在化为一缕青烟之前,面容光鲜,轻松,安详,熟睡一样,进入了永久的梦乡。
九
感谢上苍,给了老爸90岁的高寿,且活得颇有品质,尽享了生命发枝散叶,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此次发病前,始终思维清晰,行动自如,生活自理。牙口好,爱啃青玉米成癖。偶尔和我的老母亲,拥有72年婚姻史的老俩口,自己动手包饺子。对自行车情有独钟,直到90岁,仍然常骑自行车,带着老伴,老俩口兴致勃勃地去开劳保,买菜。眼不花的他,一直在看喜欢的书。
今年9月上旬,在二儿子护送下,和老伴顺利地回吉林老家看老婶和侄子侄女,圆满了思乡之愿。
感谢老爸,与病魔顽强抗争,忍受了百般折磨,多活了18天,让子女,侄女得以病榻前尽孝,少些遗憾。
尘归尘,土归土。
老爸一去不回头地走了,他回归了大自然,在苍茫的寰宇里获得了永生。
老爸与列祖列宗,亲爱的父母,姐姐、哥哥和弟弟团聚了。在另一个世界里,重情重义的老爸,有血脉相连的亲人相依相伴,定会踏实安妥,不会孤独的。
他的生命在子女及后辈的生命里得到了延续。我们每个人都将做最好的自己,让老妈得到体贴的孝敬与呵护,让老爸发扬光大的忠厚慈善门风,得到传承。
生生不息,根深叶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薪火相传,老爸定在天堂里怡然而笑。
一些难以忘怀的情境,连日来 ,在我的心里翻转不已:
英俊飘逸,风华正茂的父亲,在军工厂留学苏联的进修班里,是品学兼优的班长;
因家庭社会关系极其复杂,父亲被长期内部控制使用,精神压抑的他,患有严重的胃溃疡,经受了二次胃部大手术;
极有爱心与孝心的父亲,在我家生活捉襟见肘的困窘之时,二十多年里,常常给爷爷寄钱,直到爷爷摘帽,恢复烈属(我的大伯牺牲于辽沈战役)的身份与待遇;
2016年11月,88岁的父亲,怀抱96岁突发脑血栓,卧床的姐姐(此前,姑姑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撕心裂肺,嚎啕恸哭;
70多岁的父亲,日夜护理病重的大舅哥,多次给参加抗美援朝的大舅哥,洗屎尿裤子和床单;
住厂区平房时,老爸老妈将又脏又破的要饭花子让到热炕上,待其如亲人,同桌吃晚饭;
耳聋前老爸(85岁之前)在庆阳俱乐部小广场的绿色长廊,与一群老头儿,爽朗幽默地谈笑风生……
亲爱的老爸,这些情境,是你留给子女和晚辈的精神财富,滋养激励你的大女儿在人生的路上,不负你的期望,做你那样有爱心乐于付出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