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散文:我之关注

(2022-03-17 16:04:1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散文:我之关注作者:锦瑟黎燕

 

                                我之关注

黎燕

 

关注,是颇具情感内涵的词组。是一个人对真心喜欢的人和事,抑或无法躲避的责任与境况,多了一分关切,关怀;也多了一分注意,注视。这,发自于心的凝望,是有情感的,也温暖;是有承诺的,定恪守。

傻傻的我,不同的时间段里,关注的对象也是不同的。当学生时,最用心的就是自己的功课了,不知道学习之外还有其它的什么事,书呆子一个;插队落户时,最关心的就是知青点的小菜园了,它的状况如何,与我们15名同学是否有菜吃息息相关;回城后,最上心的就是如何做好寻常的本职工作了,这关乎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呢;做了母亲后,最在意的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了。我不善于说教管束,只喜欢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尽量做到我和孩子心态阳光,各自有独立的空间。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所关注的,精力集中,心无旁骛。对别人的隐私啊,传闻啊,从不感兴趣。不爱说家长里短的,更不喜欢背后议论人非,说别人的坏话。

 

这样的人,无邪,也无趣。时间一长,谁愿意与不谈私密的人深交呢。劣势是明显的,不仅忽略了本应注意的人与事,留下了难以弥补的情感遗憾,而且一些奇闻轶事,大家都知道了,我还蒙在鼓里呢。小道消息到我这,已不是什么隐秘了。我是单位里信息闭塞的几个家伙之一呢。

也有好处。我心,因没有杂七杂八的入驻与纠结而单纯清静,即使多年以后,还是学生心态,孩子情怀,还能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看世界;尽管工作与家务陀螺似地忙得昏天黑地,还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看中外名著,与感兴趣的主人公对话,与作者交谈自己的感受与心得。如是,除了对主业和职责的关注,我长久地关注着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河流飞鸟;关注喜爱的经典书籍,将一颗心浸润于一本本心仪的书籍里,在书海里泛舟漫游。

当然,由于上苍惠顾,朋友也是有的,也有彼此懂得的知己。我的知己,就是气味相投,不世故,不圆滑,不奸诈,有精神领地的人。偶尔,投缘对意的三、二知己,相聚于某个书屋,同品一壶茗,共对满山青。就着窗外繁复绽放的浓香槐花,抑或水墨丹青的苍然槐林,慢慢饮着品着,深潜于尘世之外,在开水中舒展轻舞的茶仙子,与水和合而生,苦中回甘的茶汤。或说文解诗,或无题胡侃。就有话语擦出火花,清浅地对视,会意一笑。

此境,飘然若仙,亦解半世尘梦了。

 

2015319日,第一次以“锦瑟黎燕”昵称在新浪博园安营扎塞。从这一时间点起,用心用情地关注新浪博客,成了宅居生活的重头戏了。

开始,除了发博文,回访,点赞,评论,懵懵懂懂的我,一如学步小儿,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了博客里的“关注”,不仅与“好友”一样,博主的信息可在个人中心栏目里一目了然,也是人气指数的直接界定呢。这样一来,我对博客的“关注”,就不能马虎行事了。我之关注,坚守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先关注我的,只要有自己的博文,不是网上商品推销者,尤其是那些刚开博的,被“关注”很少;抑或一时没有较大影响,自己却热衷博客,我都会加对方“关注”的。因我从那时走过,是需要有人给予鼓励与支持的。

博园的关注,也是流动的。但,有的流动的速度未免太快,加了关注后,便黄鹤一去无消息,再也不互访互动,我不解,这人为何要加关注?

还有的,关注了一些时日后,再也不见其踪影,至此,“关注”名存实亡,戛然而止。

我的期许是,希望彼此关注的博友们,在身心尚佳的状态下,最好没有流水一样,再也不见。那是令人纠结,颇有失落感的。

至于一些游戏网络,不知何意的主儿,消息里明明反映是加了我的“关注”,一查“博友管理”中的“我的关注”栏,却没有任何增添地显示。过招一、二次后,我就心知肚明了,对其不加理睬便是了。

      其实,真心关注的,也有没经过既定程序,即没加“关注”的。其中,有的博友还通读了我的博文呢。

 

潜意识里,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不完全取决于活动空间,其情感的向度也不可或缺。与那些惺惺相惜,灵魂共振的人们,相互关注,建立心灵联系,是我网上行走的深情眺望。新浪博园,没有辜负我的祈望。那些文字啊,摄影啊,书法啊,绘画啊,音乐啊,股市啊,烟火啊,叩问啊,常识啊,思深啊……总能让我感受博友的一呼一吸,性情品格。

偶尔遇见怦然心动的博文,不期而至的精神盛宴,令我心花怒放,欣欣然,陶醉其中。博园激活了一池幽蓝,与我有同样爱好与品性的人,在我的视野里走动,曼舞。仿佛遇见了相交多年的故交,彼此欣赏,喜欢,懂得,甚至熟悉到童年。心灵的联系,由此成了真实的风景了,我深感幸福与美好。

 

不能不承认,网络的虚空是客观存在的。再莫逆相知的网友,即使有对面相遇的机缘,谁能认出谁呢?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现实生活里,终为路人罢了。

但,真地一无所有吗?

我喜欢作家艾晓明在《时间之蓝》的一段话:“是的,谁说他们不是一直与我们在一起的呢?没有任何东西逝去,没有任何东西离开,只要是我们珍贵的,珍贵过的,一切,至爱者,他们从来是我们的一部分,过去如此,将来依然。没有这些,我们此生此世便一无所有。而我们所有过的,因此而成为一种成就。”

以此,作为神秘诡异的情感关注,作为博园关注的心灵联系——是再具象不过的注脚与诠释了。纵然离开博园,就是陌生的路人。但,我们彼此的关注,交集,即使时过境迁,即使往事如烟,也不是空空如也。那时那刻的心灵震颤,火花绽放,已有一种意念与气息,进入了我们的性灵与血液,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这,就足够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