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级教师带徒25年后亮“成绩单”
(2015-12-07 09:24: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美文推荐】 |
宁波特级教师带徒25年后亮“成绩单”
时间:2015-12-04
09:28
□本报通讯员
学习以得到名师指点为贵,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亦是如此。日前,宁波601名教师与自己所在学科的导师签约,正式成为宁波市“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的第十届学员。他们将在3年时间里,与导师一起迈向更前沿的学科领域。
“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是宁波教师队伍培养的传统项目,迄今为止已走过25个年头。在一届届新老学员的迎来送往中,走出了周千红、史定海等100多名特级教师,他们以优促优,继续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从学员到特级教师
1991年9月,宁波市“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迎来第一批学员,21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导师招收了48名青年教师学员。史定海就是其中的一名学员。
当时,史定海结对的是鄞县中学特级教师吴瑞林。在一年的脱产跟教中,他随堂听课,观察临摹师傅的课堂驾驭能力,几乎没有落下一节。
正如史定海所说,特级教师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是一座座宝贵的财富。每位特级教师是一本厚重的书,如何解读,需要学员主动探索。和师傅一起探讨教学,是史定海最期待的一件事。有一次,吴瑞林要在省化学高复会议上作专题讲座,研究的是“立体化有机化学复习”,史定海帮着查找了大量资料,并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休息天,师徒俩一瓶白酒,几碟小菜,就能探讨一下午,相聊甚欢。
虚心求教、善思善学又敢于表达的个性,让史定海在两年的结对中收获良多,他把所学融入到自己学校的化学教学中,使该校化学学科在当时一段时间内成为宁波市化学教学和研究的高地。1994年,史定海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成为宁波市当时最年轻的高级教师。从学员到名师,史定海用3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我的成长离不开特级带徒的促进。”史定海坦言,是“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引领他走上专业发展之路。2000年,他成为宁波中学界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
3年一轮的宁波“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经过25年的培育,渐渐结出了甜美的硕果。近10年内,宁波市新产生的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中,半数以上来自带徒学员;宁波市名教师和市学科骨干教师中,也有9成来自历届带徒学员。近十年,宁波特级教师及徒弟们累计共出版教育专著190多本。
从第二届“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开始,史定海以名导师的身份指导青年教师。多年来,凭借扎实的学科功底,他指导的学员多次在各级学科竞赛中展露锋芒,宁波二中教师范冰冰、鄞州高级中学教师汪纪苗都曾是他的学员。现在,越来越多的化学学科教师慕名想要拜他为师。
“同一学科,不同导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会制定带徒工作计划,各组也可以集体活动,导师与徒弟组成‘教研学共同体’,导师间相互合作又个体带徒。”姜山中学化学教师吴贤平曾是宁波“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第七届学员,目前是高级教师。他说,“史定海校长当时不是我的导师,但是我们同在化学组,有时候集体活动,从他身上也学到了不少。虽然现在我已经结业,但他是学校的校长,还是可以经常跟他交流。”
今年,史定海的3名新学员分别来自效实中学、镇海龙赛中学和鄞州高级中学,学员们带着各自的期许,希望通过3年的学习,在学科教学、自身发展等方面能够有新的突破。
1700多名学员抢着当徒弟
“3年期间要跟着周良华导师进行备课、教学、命题、批改、听课、评课、上公开课、辅导等活动,还要出一份学科试卷,承担一项研究课题,撰写论文进行答辩,活动满满当当。”在和导师的协议书中,潘老师看到了自己3年学习的主要任务。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她充满了期待。
“在多年带徒活动中,徒师徒关系从‘一个中心’走向‘网络立体’,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带徒活动模式和合作分享、教学相长的带徒特色。”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说,“今年,将会关注课程改革和现代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据悉,报名“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的教师学员须40周岁以下,还要满足具有一级教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条件。“假如这次没有成功,那我可要再等3年了。”潘老师笑着说,她2003年当上老师,2009年评上一级教师。
“新教师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花几年时间满足报名条件,有了报名资格,就要抓住机会,在到达年龄限制之前通过笔试、面试。这意味着,新教师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可以浪费,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潘老师说。
经过25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宁波“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逐步发展成为宁波优秀青年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平台和宁波市名优教师成长的孵化器和助推器。“就拿目前评出的4届浙江省基础教学成果奖的一二等奖来说,由宁波市特级教师主持或带领团队开展的研究成果占宁波总获奖数一半以上。”宁波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