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度,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蕴含着无数历经岁月洗礼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中,俗语便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们承载着祖先们的智慧与知识,代代相传,至今仍然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其中,“老牛吃嫩草”这句俗语,更是广为人知,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寓意与历史文化背景,值得我们一同探寻。在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人力和畜生为农业生产的支柱。那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每一粒粮食的获得都凝聚着人们的辛勤汗水。牛是耕地的主力军,农民特别惜爱耕牛。农民在放牛时观察到,老牛似乎更偏好嫩草。他意识到,随着老牛年纪的增长,其脾胃等生理功能已有所减退,消化系统也不如以往。因此,老牛更倾向于选择地上的嫩草来食用。这一观察引发了老农民的感慨,于是,“老牛吃嫩草”这一说法逐渐流传开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这句俗语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今,俗语就被引申到了男女关系上,专指老夫少妻的搭配,带点调侃和讽刺的意味。这一转变,无疑为这句古老的俗语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实际上也是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哦!
“无巧不成书”历史上曾流传有这样一个著名的的典故。在宋朝时期,风流倜傥的张先在八十岁高龄时娶了一位十八岁的小妾。他为此感慨万千,还一气呵成了一首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字里行间就阐明“老牛吃嫩草”现象。因此,张先先生被誉为“老牛吃嫩草”的代表人物,名垂千古。由此还激发了苏东坡,即兴赋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压海棠”不就成了“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更是将这一典故描绘得生动传神。在这样的背景下,“老牛吃嫩草”这句俗语,它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现象,更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智慧。更是为这句俗语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千年去探阅张先的人生轨迹,了解历史典故的真实渊源。
话说北宋天圣年间,北宋文豪、才华横溢的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同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当下很有名气,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一举考中了进士,曾安陆县当过知县,人称“张安陆”。那真是文才斐然,诗词歌赋倒背如流,著书立说信手拈来。还被称为北宋小有名气的词人。张先虽才高八斗但却又有一个天生不良嗜好,就是喜好女色的毛病。不管自己多大的年岁,总是爱沾花惹草,从不检点也不讳忌回避,家人也拿他没有办法。经常出入青楼、妓院、尼姑庵里,与众多女子有过情感纠葛。
一天,张先和友人去外地某茶社相聚,路过集市时,碰到一中年男子带着一闺女,周围团团围住,议论纷纷,闹闹嚷嚷,好不热闹。张先这人就是个爱凑热闹的人,他三一两下跑到人群边,踮起脚一瞧,打听原委方知,是中年男子因为赌博输钱了,竟然将自己的黄花爱女狠心卖掉,故而引起周围议论、指责、劝勉声声。张先便用力斜身挤进人群一瞧,哎呀!只见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白白净净、亭亭玉立,一对水水灵灵的眼睛,足足尺余的一对乌黑乌油的粗辫子,娇小玲珑、含苞待放、羞涩腼腆地站在中年男子身边。那摸样简直能和中国古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媲美。这样的姑娘他才买5两银子,张先看馋了眼,觉得太便宜了,于是心中一动、一喜,毫无思索当场就把女孩儿买回了家。
回到家中,张先打心里喜欢,零距离接触后,真感女儿长得是端庄秀丽、楚楚动人,不让家中任何人干预此事,也舍不得让女孩儿做任何粗活、脏活、重活。他对女孩儿说,你就是我的贴身丫鬟,在我身边和家做好端茶送水、招待迎送客人的轻松活儿就可以了。
时光闪烁、岁月如梭。一晃五年过去了,女孩儿已经18岁了。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女孩胸部显著增大,皮下脂肪增多,体态丰满婀娜多姿,脸色红润更有光泽,娇艳欲滴的摸样,人见人爱。张先也是看得两眼发直、发呆,竟而还思虑万千。有天晚上,姑娘就像往常一样伺候着张先吃饭,不知张先为何突然要喝点小酒,酒虽独饮,但兴致颇高,他几杯下肚。良久,酒一上头,张先仿若轻飘、眼神迷离无主,就直勾勾地盯著眼前这位明眸皓齿、柔弱无骨的美女子。气氛在暗暗烘托,张先心里顿时像点燃了一把火,燥热难忍,一下子就把姑娘拉倒自己腿上坐着。姑娘不知所措,吓了一大跳,紧张慌忙的从张先怀里挣脱,张先胸口噗噗直跳,口里揣着粗气,语无伦次地说:“别别别动,没没事抱抱你吧!你对我好,我喜欢,抱抱您。”哪知酒后的张先劲之足矣,姑娘哪能挣脱,像一块面团紧紧揉捏在怀里。哪有挣脱之力,就这样抱了一会儿。从此之后,张先就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了。加之原配妻子也已离世,最后他也顾不了自己,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纪,80高龄时索性将姑娘盖头成婚,完全占有买来的美女。
结婚当天,场面十分闹热,达官贵人高朋满座,家亲四邻无不捧场。张先此时也是风光无限。席间大家纷纷调侃张先老当益壮、不减当年,他却也分外自信,根本就没有愧气和尴尬,反而一身神光,满脸喜气,还就此随口吟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在场亲戚奴家、达官贵人听了都觉得不好意思,但因是贺喜有的强打着笑脸鼓掌喝彩,有的面面相许笑脸捧场。张先好朋友苏轼在场,压抑制不住内心的酸甜苦辣,即刻合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其意就是在讽刺挖苦张先老牛吃嫩草,没想到张先听了这诗后,不但没有生气,还特别表现出骄傲自得、得意洋洋的样子。
入夜,八十岁张先和十八岁小妾进洞房,张先轻脚妙手掀揭开盖头,姑娘就撅起那樱桃小嘴,半撒娇半生气地说:“事到如此,后悔也没有用了,虽我嫁给了你,绝对不会给你生孩子的。”张先听了哈哈大笑,莫名地补了一句“这可不好说哇!”
张先如愿以偿,从此以后,两人的相处中,张先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妾,经常嘘寒问暖,小妾生活在其间,也算是无忧无虑。慢慢的接受了新的特殊生活——老夫少妻。两人情投意合,愈益和谐甜蜜。几年时间小妾为张先破天荒地生下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张先88岁离世后,小妾没有改嫁,带着四个孩子艰难地生活,且活得有盐有味。这位痴情的小妾,一边努力培育孩子,但特别思念已逝的丈夫,由于思念过度,最终香消玉殒。
这就是一段相差62岁的忘年之交,一个80老头娶了18岁的少女为妻,还能有四个孩子,这不是天方夜谭,男为乾为天,女为坤为地,乾坤相助,天地相依定有收获。张先和小妾能够做到有生有育,那就是人生的豁达,张先心态好,小妾也没心没肺,只管生活,无忧无虑,这是一个最好的养生结合,它也揭示出人生相处不在乎年龄、身份、环境。关键在于处事、处世之学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