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激情岁月——记原远景公社筑路、修库、办企业(接前)

(2024-04-16 11:51:39)

                                     兴办公社企业“李子垭果园”   

        上个世纪70年代,时任国务院分管农业的副总理陈永贵,到毛主席故乡韶山考察,发现那里山多树少,指出山不可能全变成梯田,你们要种树,山上多种树,树就是财富,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山上是银行,地上是粮仓”。面对金河水库一带,山头连片荆棘林带,没有经济价值,而今这里就是路通水满,可以综合开发利用。于是,公社党委书记刘春芳1976年7月10日召开了全社干部扩大会议,反复讨论研究动员,决定立即贯彻中央、国务院“山上是银行,地上是粮仓”的指示精神,下决心组织全社人民以战斗姿态,冲向李子垭,大战秃岭荒山,新开办“李子垭果园”。以点上经验迅速在全社掀起改天换地,办好社队企业的热潮。

       说干就干,会后立即行动。1976年7月11日,在头顶烈日、暑热交困的环境下,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出征,县政府副县长母继福也一同前往支持,带领机关干部30多人,背着被盖,拿上劳动工具,奔赴远景大队选址安营扎寨,落实一切具体问题,次日八个大队、五十四个生产队、2000余群众浩浩荡荡开赴李子垭。吃、住在附近农户家中。

       七月天骄阳似火,暑热难消,正值连晴高温,白天太阳当空,天上无一丝儿云彩,地上没有一处树荫,大家只有头顶着烈日,挥汗如雨。由于天气炎热,民众大多采取通夜加班大干,原计划15天开挖完成,结果12天就完成了330亩梯形果园。投劳3万多个,1976年7月24日民众高高兴兴、安全顺利地返家了。

      果山这个“社办农业企业”基础有了,立即组织果园30人专业队,由农业局农艺师卢兴义、唐祖全二名技术员协助考察,选定种植脐橙。脐橙的营养价值很高,是水果中的佼佼者。其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非常丰富,颜色是橙黄色并且有绿色的斑纹,脐橙具有很高的中药价值。脐橙可以生津止渴、开胃下气,还适合孕妇食用,有助于安胎助孕。脐橙对老年人来说也是有非常高的食疗价值的,吃脐橙可以抑制致癌物质的形成,并且能软化和保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对果山脐橙发展作全面技术指导,于是从重庆市区购回了三万五千余株“橙”树苗,移栽后全部成活,计划在三年后可收入二十余万元,那就真正成了山巅“银行”啦!

       真是天有不择风云,1976年冬遇到百年未遇的冷冻天气,农村桉树冻死,大量竹子冻坏,三万五千余株“橙”树苗也无一幸免,全部冻死。果山企业没有气馁,急中生智立即转向,以短平快项目而选中种植黄花,已改作种黄花五万苗,由于管理好几年效益很高,1980年,年产黄花十多吨,产值二万多元,返回大米5000余斤。“社办农业企业”黄花园之规模效益得到了绵阳专区的认可,被绵阳专区列为县、的先进社办农业企业,先进典型模范“黄花园”,并组织18个县区曾先后两次来黄花园参观、学习。

难忘的激情岁月——记原远景公社筑路、修库、办企业(接前)


       黄花园历经五年,因旱情严重,管理疏漏,多有黄花锈头荒死,又变成一坡荒山梯地。由于没有好的产业,种植经营混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有的梯地又长成荒草杂林。后于2010年春农村体制改革,在土地流转经营中,原远景村党支部书记杨腾毅买下了这个林园,重新考察项目,选定种植核桃树。对园区科学规划,园区灌溉排水水系塘池、渠堰,主道交通,耕作便道等配套,以及通讯网络等设施设备完善。“黄花山核桃示范园”主区逐年扩展到2000余亩,其中核桃育苗圃80亩,核桃采穗圃100亩,核桃种植区1800亩。园林总资产现已达到3000万元以上。2013年,园区被省林业厅认定为森林食品基地。2015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创业实训基地”。2016年8月,国家林业部认定为,首批“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成功申报为有机食品基地。2021年,被广元市验收为市级示范现代园区。难忘的激情岁月——记原远景公社筑路、修库、办企业(接前)


        由此,旺苍县普济镇黄花山核桃园,逐步建成了核桃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成为旺苍县最大的核桃专业合作社,现发展有核桃种植面积6390亩,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林产业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2000余户农民,以全托或半托形式发展核桃产业,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真正让核桃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单位和示范社,现已成为旺苍县带动核桃产业的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普济镇乃至全县重点片区,达30万亩的核桃产业大发展。也成为了当今的“农业现代示范基”。主园区近几年由于科学管理,创造出核桃专业合作社“托管”模式后,既解决了园区核桃发展的质量和数量问题,又带动群众大发展,也随之解决了农民的务工就业,一举多得。达到了稳步发展,年收入在300万元左右。核桃专业合作社还创造了核桃深加工,“童圣核桃油”已在互联网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前景可观。如今的黄花山核桃园,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农业示范的旅游景点,不少游客慕名来这里参观旅游,众口一词这就是“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当地农民“端着绿饭碗、吃着生态饭”,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修路、修库、办企业,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时亲自参与建设者,而今都已是六七十岁了,不少人也已经离世,但作古不朽。今天这些地方已经是高压输电到村社,已照亮了千家万户,水泥硬化公路连接村社而且到户,网络覆盖到了农户、山间田野,自来水安装到了家家户户,燃气管道正在伸往村社的安装中。可以说是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那些善福之事,就真正成为了前人栽树后人在乘凉了。不能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为着背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