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重事几则

(2023-08-17 08:07:09)

        中国汉字的学问博大精深:学问多多,内容贴近生活。因汉字起源于早期的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具研考甲骨文已具备汉字构形的各种类型,兼备传统“六书”中之“四体”,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表明殷商晚期,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已基本确立了构形方式,构形系统已逐步发展成熟。从字形构成、符号化程度、书写形式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可以看出,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一种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结构成熟、功能完备的文字符号体系,是可以确定的汉字进入成熟阶段的体系完整的文字样本。
       “家”是中国人的基本约定俗称,最大的文化。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呼爹喊娘,这就是牢固的家族信仰。故而成群结队都是一个姓氏,一个家族,一个宗庙祠堂。“家”是在中国几千年来立身处世、持家置业基本的修养。中国人从小不是从社会里学习,而是从家庭里学到的。只有中国人学到了一个逻辑,即“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家都不收拾,还说去治国理政,岂不笑谈。只有中国人觉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不修身,不齐家,何以治国?不能治国者何以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逻辑线索。中国古代的家不是今天家庭的概念,而是家族。家族为为个人提供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基础保障,每个人作为家族一份子,家族就是家人们的心灵港湾,也是最基本的价值寄托。要是有事找谁?就是要找家人的,这就是家族信仰。
      “家”字体现汉字的地位,在甲骨文中,家字上面是一个尖顶子,下面养的就是一头小猪。他为何不是人而是猪呢,因其真正体现了中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人畜和谐,若不养家畜何以安身立命,没有物资交换,何以生存发展。以普通百姓都能饲养的就是猪而不是牛马骆驼等大牲口,猪每个家庭都养得起,性价比最划算的是猪。屋顶底下养头猪其乐融融,做到了人畜和谐。中国人这个家最关注、注重的就是猪,常常以家为基础单元而凝结起来的。竟而致使中国人自古就有了公序良俗就是家风和家训。这汉字成为中国人的乡土,藏着很多秘密。
       中国人的家风就是普遍认同的风气,家教就是家庭有意识的教育,家规就是祖宗、家教和家训。中国人自古就有家国一体之说,它是在自然血缘、人情主义和契约伦理之间的一个话语通道。中国社会之人是人情主义,他依托于乡土社会,即人情社会。中国的契约伦理之间,其实是有规矩的。看看历史与当下,每个人都是活在时光里,时光是我们每个人怎么去认识世界的一个载体。历史中我们可看到农耕文化基因的传承,未来中国人的生命还是伦理情感的深层积淀,作为未来的引领。这就是这个家字的密码。
        家庭的主要成员一定是爸爸妈妈,即“父”与“母”,也就是一个家庭中的重要角色。父母到底是怎么来的?常说中国字都是密码,悉古代的仪仗队最前面,最前端有一对大叉子撑举着,其形象外观完全就是一个“父”字,也就是父字的由来。两头那个牌子,就是率领礼仪最前头的人打的这个就是父字的来历。《说文解字》说,这个父是什么是矩也。父亲是一个家庭的规矩,家长率教者,全家带着大家的价值观,立规矩、立底线的人就是父亲。这些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者都是会在不同时期为家长。父亲不仅仅是家庭里挣钱的人,一家之主,户口本上的户主,孩子随其姓氏,就是因为父亲是家长率教者,矩仗着,也就是说父亲的言谈举止要予以孩子们及全家遵从。不能因为父慈而子孝,父母也不能不严,必定要有一慈一严,就是家里面还是要有个严者,那就是立规矩的人。《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养儿不教,父亲不有责任,有过错。不是说你有了孩子,身份变了,当了父亲就万事大吉。父亲是精神的权杖,是全家的规矩,母亲又是什么?“母”字,把它调个九十度,就是这个大块两点横过就是象形母亲的两个乳房,这一横原来是竖着跪坐的女人,即用乳汁哺育孩子的女人叫相孺子也,所以她就是喂养孩子的人。这就是家庭的母亲,家庭中,父亲是规矩,是一种底线;母亲是一种陪伴,是一种滋养,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工。
        汉字里面藏着的基本原理,充分反映了古代的农耕文化。看家庭的主要成员男人的“男”字,就是在田里出力气的人,男人不干活儿那就是说不过去啊!妇人是干嘛的,就是在家里抱扫帚的人,收拾家务。你家再小、再穷,不收拾干净利索是不行的。兄长的“兄”,是小儿头上顶着一张口意思是说,不管你家有多少孩子,在祭天、祭祖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有资格开口,这个人就是长兄。在中国社会中有一种长子成才的现象,也有一般家庭长子会率先帮助父母承揽家务,早吃苦早成才,自古就有“出头的个子先遭难,背时就是大佬官(长子)”。看中国汉字中米字旁特别多,比如“那个人做事那么粗糙”,“这事儿办得特别糟糕  ……,这些米字旁,就是农耕民族在加工大米的过程中,生存的一种状态。粳米、精米、糙米等等都从米旁。“糟糕”二字也是从米旁,这就是汉字的密码,中国文化就是一种感性的东西。在生活中完全可以去触摸到它的温度。再看看中国字这个宝盖头,房顶底下都有些什么?富足的“富”字,大盒子重着小盒子。安定的“定”字,脚步都往一块儿走。祖宗的“宗”,都有人们的源头。这家底下面不都是好字吗。还有宠爱的“宠”字和祸害的“害”字,也是家里,家中把孩子当龙子龙孙养着为“宠”,一切娇生惯养,望子成龙,物极必反。而“宠”坏了孩子,那就是剥夺了孩子了独立成长的力量。祸害的“”字,它也是在房顶里,三横一竖就是说这个家里总有厚道的人,也总是有个把尖刻之人,碧如哥儿几个,妯娌几个都会有几个言语伤人。一贯三这个人开口说话,开口伤人,语言上的伤害,就是家里的祸害。这房顶下面横着的都是厚道人,唯有这一竖的出现,即尖刻人一张嘴说话了,伤害就形成了。故祸从口出,家人也要注意不能伤害,家庭要做到“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无论是大家在一起聊天,还是一家人在一起说话,伤人的话守住别说出去。这就是中国字的文化密码,也是非常有趣的事儿。还有“安宁”二字,宝盖头下面躲着“女和丁”。表示的就是家中有女才是安,就是这个家的男人,不管在外面挣多少钱,有多大的名气,但家里的女人若不理顺秩序,这个家永无安宁。女人就是家中的秩序。中国的安与宁,就是很小的宝盖头即家室,宇宙也是宝盖头,但很大,怎么样打通从家室小单位到宇宙大概念这条路,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逻辑链条里面,去完成家教家规以及家庭门风的成长。
        中国的造字密码中还能看到,家庭的规则。最早的脚趾的“趾”,就是一横上面生三个线条往上的同一方向。它象征着人的脚指头,向哪里行走才对?于是又在上面三线上画一横线,这就正好是一个正确的“正”字。所有人的脚都踩在。一个起跑线上,朝着一个方向就是正。这样政治加人文的时候,有方向,有统一目标,这就是好的政治,就是家庭发展的前进方向。家里面应该是什么样子?安定的“定”字,其实就是正字上面加了个宝盖头。宝盖头下面就是全家人跟着一起走,有了宝盖头下面的一横,家庭就稳定了,这里就是家和万事兴,乃至于社会的政治。
       凡此等等,进一步证明中国汉字文化意思纷繁复杂,但从方方面面展示了数千年来,农耕文化的家庭繁衍生息、无止无尽,在汉字文化的推演下,顺利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代重事几则
后一篇:古代重事几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