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在嘉川鸡鸣山果园的照片,回想起1995年9月8日、9日同他在一起的短暂接触,其言谈举止难以忘怀......于是记下这段“幸福的回忆”。
199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资深院士吴阶平,在九三中央副主席、国家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九三中央副主席徐采栋、九三中央秘书长刘荣汉、吴主席夫人高睿陪同,乘坐专挂列车驶入广元下西坝火车站,下榻广元利州宾馆。历时三天,在广元考察、指导工作。其间于8日上午抵达旺苍县嘉川镇视察鸡鸣山生态农业。
时年,笔者在嘉川镇任党委书记,李秀政任镇长。前一天当我们得知吴阶平副委员长要来我镇检查工作,嘉川镇的老百姓万分高兴,大家奔走相告,说中央首长来鸡鸣山,对我们是个极大地支持和鼓舞。几年来的九广合作,使群众的科技意识增强了,嘉川镇的经济大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重大的改善。嘉川镇知名度提高了,跻身于国家科技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行列。我们又兴奋又激动,热情地欢迎中央首长一行来这里检查指导工作。九三学社历来非常重视发挥基层作用,1995年4月,九三学社中央机关把旺苍县确定为定点扶贫县,大力推广“九广合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嘉川镇是九三学社重庆市委的九广合作联系点,省、市领导也特别关注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
9月8日上午10点,在省市县委领导的陪同下,吴阶平委员长一行兴致勃勃驱车径直驶入我镇鸡鸣山。旺苍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鸡鸣山是县内东河流域在嘉川地区冲积迂回形存的大坝,故名为嘉川坝,面积大约在三平方公里。坝的临河边缘凸有一座仅百米高的孤山,古有历史渊源,取名为“鸡鸣山”。其地表面积达2000余亩,过去由当地农民零星开垦,种植庄稼,由于山地土壤穷薄,抗旱力低,鸡鸣山几乎是“种了这样换那样,种了荒,荒了又种”的荒山坡。作物不停地换,得到的总是微乎其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九三学社专家的指导下,县委政府的统一规划,在全县成片集中栽植柑橘,仅三年鸡鸣山就变成了花果山,一跃成为川北县区最大的集体果园。
吴主席走进果树林中,看到这几年前还是半荒半秃的荒山,如今变成满目果林,青枝绿叶,幼果累累,心中无比兴奋,特别是听到我们依靠科学,充分利用当地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加工造成磁化肥,变废为利,用于鸡鸣山果树,改造了土壤,培肥了地力,导致果树生长快速,结果率高。他饶有兴趣的对大家讲,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理论问题在这里的实践中就充分体现、印证了,他叮嘱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认真依靠科学技术,同时要求要注重环境保护,更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现场省市领导和我们的汇报交流,吴主席特别认真听取大家的言谈,时间很快过去了近半个多小时,这对于78岁高龄的老人站立过久,警卫员提醒我们,但吴主席兴趣更浓,执意还要进果园深处走走,果园内地里是高低不平,我们尊重警卫员的意见,没有再让他进去,吴主席兴致未消大家一路护送上车回程。
此事在他脑海中扎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记得事隔两年多的1998年3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专访他九三中央的工作,吴主席兴致勃勃地讲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他记忆犹新还特别提到旺苍县嘉川鸡鸣山的开发,用粉煤灰变成磁化肥,使果树长势良好,他肯定了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他说:“九三学社把扶持川陕革命老根据地旺苍县作为己任,要让旺苍山区的农民依靠科技兴县致富,逐步走出贫困”。我在电视机前看到、听到后,倍感自豪,面对这位寿在81岁高龄的老人对工作、事业的执着,特别敬佩。嘉川鸡鸣山在全国来说那真是沧海一滴,在委员长心目中还常惦记着,由此鼓舞、促进我们的工作更要积极进取,不负重托。
按照吴主席在广元的工作日程安排,9月10日上午10时,在利州宾馆三楼会议室,由九三中央主持召开“九广合作座谈会”,会议由九三中央秘书长刘荣汉主持,广元市委、市政府四大班子领导,九广合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座谈会,旺苍县委政府领导,我也被通知参加,并汇报工作。会议有旺苍县委副书记付全凯、九三省委、省九广合作统战部长、省人大主任等在会上发言。会前,秘书长通知我,按吴主席的意图,多听听来自基层的发言,每人控制在10分钟内,我可讲到20分钟。
我届时到会。利州宾馆及附近街道原本是繁华闹热之地,到此地居然是一片寂静,并无车辆进出,人员也寥寥无几,我几经打听才知道会场地址就安排在此。我意识到,国家领导人来这里,吴主席属于二级保卫,所以戒备森严,以确保安全,这是地方的工作职责。
会议大厅布置得朴素庄重,会场非常肃静,就连落个针在地上都可听到声音,整个连同工作人员不到50人。会议开始,我被安排在前面发言。在我的印象中吴主席和蔼可亲,礼贤下士,特别关心爱护我们基层干部,内心由衷地高兴,当我走上讲台,内心没有一点压抑和紧张感,没有发言稿,只是笔记本上记录着三条提纲,代表党委、政府及全镇人民群众在此即兴汇报发言:主题围绕“九三学社使我们镇的经济翻身打滚”,作了三方面工作汇报,一,“九三学社”为我镇敲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提高了知名度。镇内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如磁化肥厂、陶瓷厂、农用汽车组装厂、农机厂、弹簧钢板厂、有线广播、鸡鸣山林果园等,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用科技开路,经济搭桥的办法。致使我镇率先跻身于科技示范镇和全国试点小城镇建设,是一笔极大的无形资产。二,“九三学社”为镇域经济提供了科技、信息等服务,促使经济大发展。三,“九三学社”,特别是“九广合作”中,全镇干部群众懂得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自觉依靠科学、尊重知识,由此起到了积极的现实作用,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我加快速度,精炼语言,不敢轻易耽误会议时间——毕竟下面坐着的中央首长和省部级市县领导人,发言中我发现吴主席不时在用笔记录,也不时对我的发言点头认可,脸上总是泛起阵阵喜悦。整个发言占用了15分钟,博得领导们的掌声鼓励,对发言评论是“有水平、有感情”。
会议的发言结束后吴主席就“九三中央学社”在广元的“九广合作”工作作出了肯定,他说广元市的工作很好,指导思想明确。也特别感谢广元的“九广合作”给他们了机会,到了实地考察学习,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鸡鸣山体现出来了,要更好地面向社会,依靠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表现出来,要充分认识由恶性环境转为良性环境不容易,要下决心走改变生态环境的道路。还对广元经济发展提出来几条具体的指示。最后市委书记郝振贤表示,要继续深入广泛宣传“九广合作”,进一步转化观念,牢固树立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从组织、领导的角度向九三中央、省委提出全市今后的几点工作意见。并衷心感谢吴老一行,希望吴老再多次来视察广元的工作。
时光流逝,岁月梭过,转眼间已过去二十多年,吴阶平副委员长已于2011年离开了人世,享年94岁,我们当年的见证者也多退休颐养天年,但此事却时时在脑海里浮现,怀念最敬爱的吴老,他是一位对祖国革命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他对革命工作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敬佩,值得学习,故提笔记之,愿吴阶平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