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和县外屯乡 洋后厝桥

(2014-05-17 19:30:33)
标签:

洋后自然村

洋后厝桥

政和廊桥

政和县

外屯乡

旅游

分类: 廊桥

2014年4月22日到27日狂奔去闽北浙南的寿宁 政和 松溪和浦城四个县看廊桥
百分之60的资料来自于各网络和书籍
百分之40的资料来自于博友蛋包饭和梦游牛老师
一共看到18座木廊桥 大概14座是精品

洋后厝桥位于政和县外屯乡外屯村洋后自然村,县城往东20公里。政和县外屯乡外屯村与洋后村之间古道上有一座洋后厝桥。桥顶檁上仍可见重建时留下之墨书。洋后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的木拱廊桥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重建,桥拱跨度32.88米,宽4.86米,桥屋顶距河面高25.6米,廊屋共有桥屋11间,柱子4列12排48根。建桥木匠主墨为许进何。

     该桥南北走向,两岸桥台为块在石叠砌,由9组三节拱木和8组五节拱木相间相贯而成的拱架跨越其间。两侧设护栏,檐下,护栏外侧及拱架从上到下施5层风雨板,檐下风雨板开各种形伏状透光孔。中设神龛,祀观音。廊屋顶为双披,桥北顶收为歇山,埀脊处起山墙,脊尾均施翘角。桥南端与依山而建的重檐歇山顶寺庙相接。此桥顶脊平坦,中镇塔刹。北桥头通40多级台阶与古道相连。

        洋后厝桥建己有150多年历史,由于各种原因,桥台下沉,拱木腐烂,成了危桥。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被称为廊桥“孤匠”的寿宁桥匠郑多金。郑多金经多番考察计算,拆下来重建需50万元资金。从2007年开工至2008年1月29日竣工。古廊桥修缮一新后,再次展现它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为政和的旅游开发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2005年1月25曰政和县人民政府公布洋后厝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政和县外屯乡 <wbr>洋后厝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