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第五章第二节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基本问题(上)
(2014-10-30 09:54:17)
标签:
育儿 |
分类: 儿童音乐学教育 |
第五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 >> 第二节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上)
一、幼儿园常打击乐器的种类
1.碰铃(小铃);2.串铃;3.铃鼓;4.大鼓;5.三角铁;6.响板(圆弧板);7.木鱼;8.双响筒;9.哇鸣筒;10.沙球;11.钹;12.锣。
二、打击乐演奏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乐器的名称和分类
认识乐器,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能根据乐器的音色给打击乐器分类。
如碰铃和三角铁,音色都比较明亮,柔和,通常归为一类;响板、木鱼、双响筒等,音色都比较干脆、圆润,可以归为一类;铃鼓、串铃等,摇动时都有一种颤音的效果,可以归为一类;大鼓、锣及钹音色各具特点,通常归为特色乐器或加强乐器一类。
2.正确的演奏方法
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来演奏,用适中的音量和好听的音色来表现,能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其他声部的演奏,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整体音响相协调一致。
3.配器
是指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根据音乐的性质、情绪和风格,选配音响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打击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追求整体音响的协调和悦耳。
1)让儿童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功能及各类打击乐器的音色对比和配合效果。
2)帮助儿童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节奏、节拍和旋律的特点,找出有呼应、对比或变化的地方,选用适当的乐器。
3)配器要根据乐曲的具体情况而定,既要体现丰富多样,又要贯彻对比统一的原则。
4.看指挥
包括了解“准备”、“开始”和“结束”的手势动作,以使自己的演奏符合指挥的手势含义;知道用眼睛注视指挥者,在演奏过程中学习以恰当的身体姿势与指挥者沟通、合作和交流;能够看懂和明白指挥者表示节奏和音色变化的动作,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音响协调一致。
三、打击乐演奏活动的选材
(一)音乐
为儿童选择打击乐演奏的音乐,要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工整,一般可以选进行曲、舞曲或其他富有情趣性和艺术性的儿童乐曲等。对于小班年龄儿童,可以选儿童熟悉的歌曲或结构短小、节奏简单的乐曲,为中、大班儿童选择的音乐可以适当复杂一些,结构是二段体或三段体,且段落的旋律带有明显的对比性,适合启发儿童用不同音色、音量的乐器和节奏型变化来加以表现。
(二)乐器
第一,乐器的音色要好;第二,乐器的大小要适中,便于儿童演奏;第三,乐器的演奏方法要适合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
(三)配器方案的选择
第一,适合儿童的能力,即适合儿童使用乐器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二,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即所选择的配器方案既能够符合乐曲、旋律本身的性质、风格和结构,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对比统一性和丰富完整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整体音响效果。
四、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基本模式
(一)“分声部进入”的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教师组织儿童感知、分析音乐。
3.教师采用示范、模仿的方式,教儿童学习并帮助儿童掌握打击乐曲中某一特定声部的节奏和乐器演奏方法,并以此方法再学习、掌握其它声部的节奏和乐器演奏方法。
4.教师指挥儿童用乐器跟随音乐分别演奏每个声部,在较熟练的基础上,再跟随音乐进行合奏。
5.教师指挥,儿童将所有声部合在一起进行演奏,并引导儿童边演奏边注意倾听自己声部和其它声部之间的配合、协调。
6.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儿童尝试担任指挥,集体合奏。
(二)“整体感知”的模式
基本含义
在音乐活动中利用音乐形式结构本身的整体统一性和整体协调性,从整体入手引导儿童感知、体验并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方法和模式。整体感知的学习方法提倡在音乐活动中把音乐的部分和整体;歌曲的曲调和歌词;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与创作;音乐欣赏中的欣赏和表演、创作;音乐的知识技能和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音乐活动中的教师的活动和儿童的活动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加以整合,而不是把他们作为相互割裂或者是对立的部分来看待。
理论依据
(1)音乐感知心理学
原始的、零碎的对音乐的要素或部分的感觉,远不如对音乐的要素与要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体的认识和情感反应来得重要和具有实际审美意义。
(2)音乐创作心理学
多声部音乐的特点在于它是按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关系来构成整体形象的,因此,只有整体地进行感知,形成有关的整体表象,才能使多声部音乐的感知、再现等学习活动更有趣、更有效。
(3)学习心理学
所有的音乐学习都应该从有完整音乐意义的单元开始基本方法——总谱法(通过使用儿童可以接受的变通总谱,帮助儿童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基本程序
(1)“先整体后分部”的程序
在这种学习打击乐器的程序中,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介个主要的步骤:
导入,引起兴趣
欣赏或进行简单的节奏活动,初步感知音乐旋律的情绪、风格和基本节奏
模仿学习或引导创作变通总谱的具体内容,并进入多声部合奏
在熟练掌握总谱的基础上,要求各声部相互倾听、相互配合,并注意看指挥
对个别节奏和配器较复杂的声部,可单个声部进行演奏
引导儿童尝试指挥,集体体验不同配器的合奏效果
(2)“累加”的程序
在这种学习打击乐器的程序中,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介个主要的步骤:
导入,引起兴趣
欣赏或进行简单的节奏活动,初步感知音乐旋律的情绪、风格和基本节奏
模仿学习或引导创作其中最复杂、最具有独奏性质的一个声部
在掌握主要声部的基础上再将其它的伴奏声部一一加入
在熟练掌握总谱的基础上,要求各声部相互倾听、相互配合,并注意看指挥
引导儿童尝试指挥,集体体验不同配器的合奏效果
设计要点
(1)可根据乐曲的性质、风格、节奏和结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的变通总谱形式
(2)动作总谱可选择身体节奏动作、模仿动作或简单的舞蹈动作,但应注意动作不宜太难,且不要把较快、较难的动作设计在较密集的节奏型上
(3)图形总谱可选择几何图形、形象简化图形、乐器音色象征图形或其它类比性图形,但在一个作品中应统一
(4)图形总谱的设计,除了用线条、形状外,颜色也是乐谱表现的重要意义因素
(5)语音总谱的选择可以是有意义的词、句或无意义的音节、象声词,但应体现有趣、易记、琅琅上口
.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