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中的风格美

风格美是文艺美感的最高境界之一,是人们对艺术美感的一种高度概括的把握方式,对风格美的领悟是我们理解草书艺术的关键。我们对草书风格美的把握可以是不同程度的,不同层次的,同时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例如,就书体而言,章草古厚质朴,今草则流畅潇洒,大草则飞动狂肆;就情感的而言,王羲之草书中庸平和,张旭草书激情四溢,黄庭坚草书空寂淡荡,徐渭怒张荒诞,就点线的质感来说,张旭草书肥中有骨,怀素草书瘦中有肉;就同一家的作品来说,风格特色也各有意趣,张旭的《古诗四帖》天真烂漫,《肚疼帖》则超迈不羁,《千字文残卷》更是纵横张扬,峥嵘跌宕。这些大家的作品具有高昂的激情、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欣赏和学习草书的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意与法的辩证关系。草书从形态上讲,笔画简约,线条连绵,流畅飞动。但不管多么神奇,还是有法可循的,可以视读的。草书虽名为草,但并不是越草率越好。实际上,草书体现着艺术的辩证法,草书形态上,虽以动势见长,然一味飞动往往又适得其反,所以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草书又以变化见长,但要求变而不失其正。
真正格调高的草书,应该于飞动之中蕴含沉静,于流便中积蓄刚健,于形象之中张显哲理,笔不动意不动,笔若走意先行,阴阳协调,虚实有度,笔者名之为太极草。
当然,欣赏和学习草书还离不开相关素养,通过学习古文字学可以探索草书的起源;通过体育锻炼尤其是练习气功或太极拳可以提高自己的笔力;通过看戏曲听音乐提高自己对草书的节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