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入古则野,书不出新则匠

书法之要是在继承的前提下而有个性。书不入古则野,书不出新则匠,如何做到入古而不溺古,出新而不乖戾无源,是一个难于把握的问题。而成就一个书法家仅只有临池的工夫是远不够的,还须富胸次,心胸与学养,才是创新立格的基石。陈醉先生无异是极具条件与天资的,而重要的是他具有通变与创新的精神。面对陈先生的书法,首先佩服的是他的艺胆,作品中那种如无人之境,随性挥运,放浪形骸的感觉,莫不为之感染。而其艺胆则是其艺识的彰显。作为理论家的陈醉,无疑荷负着严谨与理性,却丝毫没有禁锢他作为艺术家那感性的张扬,而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向,为其插上了直通艺术三昧的羽翼,才得以有了事半功倍之效。他的书法根植于传统而能放胆通变。他追宗诸家,如怀素的“疾笔出尘”,张长史的“惊沙坐飞”,黄山谷的“长枪大戟”,徐青藤的“狂怪不羁”,王孟津的“酣暢淋漓”,傅青主的“粗头乱服”等,这些大草书家的特点都若隐若现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但没有拘之于某家。
前一篇:“意在笔先,心居笔后”
后一篇:追古之书学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