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2018-07-09 11:33:54)

[晋]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这是书法中最早运用医学术语来描述线条的,线条似人体,必须五体具备,即骨、筋、脉、肉、皮五者构成,不可缺也。 

笔墨线条所蕴涵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落笔成点,运笔成线。中国书法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仅锤炼、纯化了笔墨线条,而且赋予了线条生命力的象征意义。骨、筋、脉、肉、皮都是其形象化的体现,是书家必备的审美工具;还有那“屋漏痕”、“锥画沙”、“绵里针”、“铁画银钩”、“万岁枯藤”等等,这些明指暗喻,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这就是说毛笔的笔画运行并不是轻飘地一滑而过,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有功力的书画家,在运笔挥毫中能将其功力与修养尽情展现;反之,暴露出来的可能会是病笔、败笔。

书法的感染力决定于线条的深浅,线条的深浅决定于入古的深浅,这也是判断对传统的深入程度和书法的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惜许多人在评判书作优劣时把这个重要指标忽略了,只知一味优孟衣冠,认为只有那样才是继续发扬传统,岂不缪哉!古代书家对线条美有很多有益的评论,如“藏头护尾”、“中锋用笔”、“横鳞竖勒之规”……。当下,我们从美学、形式美的立场上说,书法线条所需要的元素,可以归结为三部分,即节奏、圆厚、笔力。也可以概括为三种美感,即节奏之美、立体之美和力量之美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